一、某商住楼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加固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1](2020)在《受毗邻基坑施工影响的某商住楼事故分析与加固设计》文中指出如今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毗邻的情况不断增多,由于基坑施工措施或降水方案的不合理,新建建筑基坑施工对毗邻的既有建筑将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工程事故。本文通过现场检测和沉降观测等方法对受毗邻基坑施工影响的某商住楼工程事故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和处理此类事故的建议。
曲胜涛[2](2020)在《某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监测鉴定与加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各类建构筑物中占绝大多数。伴随着结构服役时间的增加,结构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加固进行研究。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要求以及规范标准出发,阐述了检测鉴定的基本内容,对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较为具体的介绍了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缺陷检测、钢筋的检测、结构的变形及结构裂缝的检测鉴定手段,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方法进行了说明。具体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包括加固目的、加固的特点及加固原则,简单介绍了维修加固的程序、基本原理。对有缺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维修加固是减少安全事故、提升结构承载力、延长结构寿命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对新旧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效应进行了分析,对受损结构的工作程序、计算的基本假定进行了阐述,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加固方法,重点介绍了混凝土置换加固法的施工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本文运用混凝土置换加固方法对某工程进行了检测鉴定,给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案,明显提升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后续工程的运用提高借鉴。通过工程实例的检验,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检测、鉴定、安全性评价及加固技术的研究更加深入,文末得出了相关结论,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供相关人员参考。
王树[3](2020)在《无支撑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加固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于其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短,工序繁多,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施工到许多层后或完工后,经检测发现某层或几层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远低于设计要求是常见的工程质量事故。如何处理这一工程质量问题,是摆在结构工程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损失,部分置换或整层置换已成为不二选择。本文以某在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楼一整层混凝土强度远低于设计强度的工程为背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无支撑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加固方案,根据分段分批整层置换的施工特点,利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对置换加固及后续楼层施工的各个阶段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置换混凝土的各个阶段进行计算,分析了置换层剪力墙两批墙段竖向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剪力墙两批墙段的竖向应力差变化规律,针对两批墙段的竖向应力差较大的情况,提出了改进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置换层每个剪力墙在置换前的初始应力水平不同,但每个剪力墙的第一、第二批墙段的竖向应力变化趋势相同。(2)凿除第一批不合格混凝土墙段后,每个剪力墙上部传来的荷载基本保持不变,而每个剪力墙的竖向荷载从由两批墙段共同承担变为只有第二批不合格混凝土墙段墙段承担,第二批不合格混凝土墙段的竖向压应力激增;在浇筑第一批新混凝土墙段并达到设计强度后,第二批不合格混凝土墙段竖向压应力稍有减少,第一批新混凝土墙段竖向压应力稍有增长。(3)在凿除第二批不合格混凝土墙段后,第一批新混凝土墙段的竖向压应力激增;在浇筑第二批新混凝土墙段并达到设计强度后,第一批新混凝土墙段竖向压应力稍有减小,第二批新混凝土墙段竖向压应力稍有增长。(4)从置换加固完成到后续楼层全部施工完成,置换层全部剪力墙的第一批、第二批新混凝土墙段竖向应力差减少平均值约为13%,原因是混凝土徐变特性减小了第一批、第二批新混凝土墙段竖向应力差,使截面竖向压应力重分布。(5)在分段分批方案设计时,增大第一批墙段截面面积的占比,同时减少第二批墙段截面面积的占比,可使置换完成后第一新混凝土墙段的平均竖向应力减小,两批墙段的竖向应力差也会随之减小;在浇筑第一批新混凝土时,而沿墙厚增大第一批新混凝土墙段的截面面积,待各批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要求后凿除增大部分混凝土,这种施工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增大第一批新混凝土墙段的截面面积来调节第一批、第二批新混凝土墙段的竖向应力差。
聂祚文[4](2020)在《岩溶地区深基坑渗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在建筑基坑施工过程中,大量抽排地下水,引起临近房屋地面下沉、墙体倾斜开裂、预制混凝土楼板接缝处开裂、门窗变形等,甚至引发民事法律纠纷事件屡见不鲜,而工程领域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当场地存在强透水层且临近河流、基岩为起伏较大的中风化灰岩且溶沟、溶槽、节理裂隙发育时,若基坑止水方案或施工降水措施不合理,极有可能发生坑底涌水和帷幕渗漏,从而引起基坑周边地面塌陷、建筑物开裂或倾斜。因此,研究岩溶地区深基坑渗漏对基坑周边地面或建筑物的影响十分必要,为指导岩溶地区深基坑施工、科学评估和鉴定因基坑降水施工而引发的地面塌陷、房屋变形开裂等工程质量纠纷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株洲市某商住楼深基坑施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基坑渗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坑渗漏的处治措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基坑渗漏发生的位置和特点出发,将基坑渗漏的发生归纳为不良地质条件和勘察、设计、施工中人的不当行为两方面。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模,从止水帷幕渗漏和坑底涌水两个方向出发,分析了基坑渗漏对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得到了地表沉降影响的范围和最大沉降量位置;(2)以株洲醴陵市某商住楼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模拟基坑降水和开挖过程,得到了基坑及其周边地下水的渗流特性以及地表沉降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检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分析表明:当坑底无管涌,仅有止水帷幕渗漏时,坑外地表沉降主要影响范围约在6.9H以内,最大沉降发生在1.3H以内(H为基坑开挖深度),最大沉降量为58.9mm;当止水帷幕无渗漏,仅坑底发生管涌时,坑外地表沉降主要影响范围约在3H以内,最大沉降发生在1.9H以内,最大沉降量为43.7mm。(3)对岩溶地区基坑渗漏的控制方法与处置措施进行了探讨,从勘察、设计及施工多角度提出了防止基坑渗漏的合理措施,针对岩溶地区基坑止水和降水措施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小类似工程质量纠纷的发生。
温平平[5](2019)在《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水平变形特性及分级预警报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深基坑工程发展日新月异,更加复杂的施工环境,不断加深的基坑深度,深基坑工程安全稳定性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但深基坑面临着研究理论不足,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设计与施工不规范等问题,由于缺乏全过程位移监测,不能及时报警,导致深基坑工程事故无法及时控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故了解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深基坑工程分级预警报警十分重要。主要研究与成果为:(1)收集与研究大量深基坑工程文献资料,了解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变形特性与内力关系、破坏机理。(2)通过文献细致调查研究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过程,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关键节点,探寻基坑破坏前的征兆。调查了正常施工完成时或基坑破坏时水平位变形比的范围。(3)结合南昌某深基坑工程施工与监测工作,采用理正设计软件、FLAC3D软件,建立模型,模拟计算从基坑开始土方开挖至基坑底全过程的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变化特性。通过这种全过程跟踪形式的计算和监测对比表明,是有利于基坑监测监控的,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偏差,进而追踪问题根源。(4)通过案例分析计算、数值模拟,都表明南昌锚拉形式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水平变形特征,与其他一般土地区表现一样,与软土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别,破坏形式推测表现为锚杆全部失效后呈现悬臂形式结构破坏,在靠近基坑底面位置产生很大弯矩而折断。而软土地区的桩的折断是由于靠近基坑底面的“弓”形变形大、弯曲率大产生弯曲破坏。(5)综合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以及工程案例情况,探讨确定橙色和红色报警值的方法。第一次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红色报警值、橙色报警值。(6)根据文献调查,结合基坑工程实践经验,以当前国家规范为基础,参考部分省市地方规范成果,提出的四级预警报警策略有重大意义,实施方案可行。提出的应急管理措施可供参考。本分级方案缓解了设计压力,有利于解决当前设计施工中存在的矛盾状况。(7)研究锚索轴力变化、超载、超挖、地下水水位变化等对桩身水平位移以及内力变化。研究表明,桩锚支护结构的锚杆的上下位置、水平间距设置和预应力大小对于控制变形作用很大。在一般土地区的基坑,第一道锚杆的作用大于第二道的,因此务必精心设计和施工,同时加强锚杆的监测及时、有效非常重要。
郑国荣[6](2017)在《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投资比较大,耗时比较长,涉及到的人员和部门比较多,而且技术要求也是比较高的领域。在我们常见的一些规模较大的项目施工整个阶段,存在的很多危险因素都会导致这个项目在施工中产生事故,危及生命健康和破坏环境等等方面。其中,建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是及时和有效控制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的非常好的一种手段,目前在国内外项目中应用的也是很广泛。本文首先通过对大量文献和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知识的掌握,比较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了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和组织构建的相关理论及方法,为后面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起到一个理论的依据。文章在第三部分对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的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和施工中的技术、施工重点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该工程中在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这五个大的因素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另外,以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为对象,对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发生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在第四部分,分析和概述了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特点和原则。基于先前的安全风险管理和预警系统理论和方法的分析,构建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的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并且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展开说明,详细的介绍了各子系统在安全风险预警过程中各自的功能。最后,在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二级子系统的执行过程中,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的预警模型。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利用判断矩阵计算出权重,另外邀请专家对该项目各因素实际情况进行打分,从而确定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的警情情况。根据该工程项目的警情结果和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知道该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来源于该工程的人员,方法,机械这三大块,进而针对于这三个主要影响该工程安全风险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徐洋洋[7](2016)在《某框架剪力墙置换加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的工程质量问题频发,而由于局部混凝土强度不足使结构不能达到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优,被更多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因此,针对混凝土强度不足对剪力墙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研究及加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梁、柱等构件在置换中的研究上,对于剪力墙在置换中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国内已有加固实例的基础上,用有限元分析了剪力墙在分期抽条置换的加固。本文以某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工程为背景,首先采用PKPM软件SATWE模块对结构的受力状况进行初步分析,验算该工程的置换的可行性。通过对比置换中所有墙体的轴压比,可以看出,在局部置换过程中,某一面墙体、或者少量墙体的拆除与加固对周围或者其他墙体等构件的影响远小于对置换中墙体本身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置换墙体过程中,某一面的墙体的施工,对该墙体构件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需将加固的重点放在该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加固上。其次,由于是对既有加固方案的验算,用PKPM软件SATWE模块对该工程的整体计算过程中,发现所研究的墙体的荷载是有变化,且整体的荷载变化不大,因此以该墙体在置换中所受最大荷载为荷载,来研究剪力墙置换加固法的相关问题。最后,一方面以验算为主,按照实际工程中的做法,采用ABAQUS软件对该面墙体进行弹性分析,对各个阶段的置换进行模拟,验算该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发现是否有不安全的或者还能多拆一点的可能;另一方面以优化为主,将模型简化,根据第一阶段的问题,进行探讨,拆除长度,拆除顺序的优化。
姜超[8](2015)在《某商住楼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上个世纪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推广,世界范围内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然而由于施工不当、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及功能改变和建筑材料老化等多种原因,建筑物需要加固改造。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里,建筑加固改造的投资力度已经高于了新建建筑物的投资力度。当前,中国的建筑行业在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建设之后,也开始步入了新建与加固、改造齐头并进的阶段,建筑加固领域成为工程建设的一个新领域,有着极好的发展空间。本文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基本机理和常用的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实际工程对分期置换混凝土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混凝土加固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混凝土加固的基本机理和原则,对常用的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进行了概括的介绍。然后结合“某商住楼受冻剪力墙加固工程实例”,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比较了不同的加固方案,最终提出了适用本工程的分期置换混凝土加固方法。通过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对比分析采用不同开洞大小、不同批次进行对原墙体的拆除置换的承载力状态,对受冻剪力墙拆除置换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对置换用材料性能要求进行分析,选取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作为置换用混凝土材料。接着探讨了分期置换混凝土法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分期置换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监测、施工注意事项等。根据置换施工中的变形监测及加固后的检测结果,分析置换施工对结构构件受力状况的影响情况,间接评价混凝土局部分期置换法的施工可行性及置换加固效果。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分期置换混凝土的优越性,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发展提出建议。
于光,雷用,项宗方[9](2013)在《建筑边坡工程质量事故原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边坡工程出现的事故原因分析,认为建筑边坡工程质量事故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边坡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边坡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边坡工程使用不当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建筑边坡工程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启示人们在建筑边坡工程的工作中避免因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不当等造成的边坡工程质量事故,对减轻岩土工程灾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刘书智[10](2011)在《紧邻高层楼群基坑开挖管锚支护设计与变形破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展和建设改造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大量高层建筑随之迅速出现。城市建设的发展,自然会带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于是便产生了大量的基坑工程,其规模和深度也不断加大,特别是紧邻高层楼群的基坑开挖,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非常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类似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论文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紧邻高层楼群基坑开挖管锚支护设计与变形破坏控制研究,并应用于实体工程,保证施工安全。论文针对基坑开挖引起建筑倒塌与地面塌陷两例工程事故,结合事故现场资料,运用Phase2D与Plaxis2D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模型,反演基坑开挖对建筑物以及地面的影响过程,认识了建筑倒塌及地面塌陷原因;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桩锚复合支护的对比,揭示了桩锚复合支护的作用机理;针对依托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优化,确定了基坑边壁的支护形式;在以周围楼群对基坑边壁影响程度不同分类基础上,进行了紧邻高层建筑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分析,揭示了楼房桩基对基坑边壁变形破坏影响规律;以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手段,考虑紧邻高层建筑存在情况下,对基坑阴阳角开展了空间力学分析,认识了高层建筑、基坑边壁位移及管锚支护内力的变化规律;运用探地雷达技术,进行地下变形裂缝深度检测,解释了产生地表裂缝的真实原因,并提出变形破坏控制有效措施。论文开展的紧邻高层楼群基坑支护优化以及变形破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高层建筑与基坑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二、某商住楼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加固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商住楼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加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受毗邻基坑施工影响的某商住楼事故分析与加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结构事故分析 |
2.1 外观质量调查 |
2.2 建筑垂直度检测 |
2.3 结构材料检测 |
2.4 结构整体性连接构造及易倒塌部件连接检查 |
2.5 整体结构安全性承载力计算 |
2.6 抗震计算 |
2.7 沉降观测 |
2.8 不均匀沉降及裂缝成因分析 |
3 加固方案与措施 |
4 结语 |
(2)某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监测鉴定与加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检测鉴定及加固研究现状 |
1.2.1 结构检测鉴定研究现状 |
1.2.2 结构加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 |
2.1 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 |
2.1.1 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分类 |
2.1.2 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选择 |
2.2 混凝土检测 |
2.2.1 检测混凝土强度 |
2.2.2 检测混凝土缺陷 |
2.2.3 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 |
2.3 钢筋检测 |
2.3.1 检测钢筋锈蚀程度 |
2.3.2 检测钢筋力学性能 |
2.3.3 检测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 |
2.4 检测混凝土结构裂缝 |
2.5 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鉴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维修加固研究 |
3.1 结构维修加固的目的、特点与原则 |
3.1.1 结构维修加固的目的、特点 |
3.1.2 结构维修加固的原则 |
3.2 结构维修加固工作程序 |
3.3 结构维修加固的基本原理 |
3.3.1 维修加固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共同工作问题 |
3.3.2 计算分析的基本假定 |
3.4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
3.4.1 外包钢加固法 |
3.4.2 加大截面法 |
3.4.3 外部粘钢加固法 |
3.4.4 混凝土置换加固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高层结构改造项目工程检测 |
4.1 工程概况 |
4.2 检测与鉴定的目的、范围及内容 |
4.2.1 鉴定目的、范围 |
4.2.2 检测评定的主要依据 |
4.2.3 墙柱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
4.2.4 检测后承载力计算 |
4.2.5 钢筋、保护层及裂缝检测 |
4.3 检测评定结论及建议 |
4.4 检测结论与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某高层结构验算分析及加固处理 |
5.1 结构构件安全性验算分析 |
5.1.1 建立模型 |
5.1.2 结构计算基本参数及材料强度 |
5.1.3 结构回顶支撑架验算 |
5.2 结构加固处理方案 |
5.2.1 维修加固主要材料及分段返工置换流程 |
5.2.2 新旧构件的连接 |
5.2.3 置换混凝土、植筋 |
5.2.4 临时钢结构卸荷支撑制作、安装、拆除 |
5.3 加固后承载力及变形验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无支撑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加固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结构需要加固的原因 |
1.2.1 用途改变 |
1.2.2 加装电梯和消防水箱 |
1.2.3 结构构件损伤和破坏 |
1.2.4 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
1.2.5 设计和施工缺陷 |
1.2.6 提高建筑物的侧向承载能力 |
1.2.7 适用性不满足要求 |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方法 |
1.3.1 增设新构件加固法 |
1.3.2 增大截面加固法 |
1.3.3 外包角钢加固法 |
1.3.4 粘贴钢板加固法和锚栓钢板加固法 |
1.3.5 粘贴FRP加固法 |
1.3.6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1.3.7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
1.4 置换混凝土加固施工方法介绍 |
1.5 置换混凝土加固施工法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无支撑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混凝土方案和施工要点 |
2.1 工程概况 |
2.2 整层置换剪力墙混凝土方案研究 |
2.3 无支撑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方案设计 |
2.3.1 置换不合格混凝土材料的选取 |
2.3.2 无支撑整层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分段分批方案 |
2.3.3 置换施工过程中承载力验算 |
2.3.4 辅助支撑设计 |
2.3.5 结合面的处理 |
2.4 置换加固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 |
2.4.1 对每批需置换剪力墙混凝土部分进行标记 |
2.4.2 搭建辅助支撑系统 |
2.4.3 凿除不合格混凝土 |
2.4.4 整理钢筋并进行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处理 |
2.4.5 C45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 |
2.5 置换加固施工监测 |
2.6 本章小结 |
3 无支撑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施工阶段仿真计算模型 |
3.1 置换施工阶段计算分析的意义 |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en介绍 |
3.3 整楼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分段分批置换方案 |
3.3.2 单元类型的选择 |
3.3.3 荷载的施加及墙段间结合面处理 |
3.3.4 结构构件材料及截面特征 |
3.3.5 整体模型 |
3.4 无支撑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施工过程模拟 |
3.4.1 midas Gen施工阶段分析的步骤 |
3.4.2 定义基本模型 |
3.4.3 定义材料时间依存性特性 |
3.4.4 定义详细施工阶段 |
4 无支撑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截面应力分析 |
4.1 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的应力分析内容 |
4.2 置换层两批墙段竖向应力分析 |
4.3 置换层两批新混凝土墙段竖向应力差分析 |
4.4 无支撑分批置换加固方法的改进 |
4.4.1 无支撑分批置换方法改进的原因 |
4.4.2 减小两批墙段竖向应力差的研究现状 |
4.4.3 无支撑分批置换剪力墙加固法的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岩溶地区深基坑渗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止水帷幕渗漏研究现状 |
1.2.2 基岩裂隙渗流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坑渗流有限元方法及变形理论 |
2.1 渗流分析概述 |
2.1.1 渗流理论发展过程 |
2.1.2 渗流分析方法概述 |
2.2 二维非稳定渗流基本方程及有限元方程 |
2.2.1 承压水二维非稳定渗流分析基本方程 |
2.2.2 潜水二维非稳定渗流分析基本方程 |
2.2.3 二维非稳定渗流有限元方程 |
2.3 岩土介质流固耦合理论 |
2.4 基坑周边地表变形理论 |
2.4.1 围护墙后地表沉降理论 |
2.4.2 围护墙后地表沉降估算方法 |
2.5 地表变形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 |
2.5.1 坑外土体均匀沉降的影响 |
2.5.2 坑外土体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
2.5.3 坑外土体水平位移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 |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的介绍 |
3.1.1 ABAQUS软件简介 |
3.1.2 ABAQUS在岩土中的运用 |
3.1.3 ABAQUS流固耦合问题的处理 |
3.1.4 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3.2 基坑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分析模型概述 |
3.2.3 模型边界条件及计算荷载 |
3.2.4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3.3 止水帷幕渗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
3.3.1 概述 |
3.3.2 计算参数 |
3.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基岩裂隙渗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
3.4.1 概述 |
3.4.2 计算参数 |
3.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分析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 |
4.3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
4.3.1 气象、水文情况 |
4.3.2 区域地质构造情况 |
4.3.3 地形、地貌 |
4.3.4 地层岩性 |
4.3.5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
4.3.6 水文地质条件 |
4.4 常规实验指标 |
4.5 基坑支护设计 |
4.5.1 基坑特点分析 |
4.5.2 基坑支护方案 |
4.6 模型建立 |
4.7 结果分析 |
4.7.1 止水帷幕侧壁渗流速度 |
4.7.2 基坑底部渗流量 |
4.7.3 支护桩位移 |
4.7.4 地下水水位 |
4.7.5 地表沉降及影响范围 |
4.7.6 既有建筑的基础变形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坑渗漏的控制与治理 |
5.1 概述 |
5.2 勘察阶段 |
5.3 设计阶段 |
5.3.1 锚拉式支档结构设计措施 |
5.3.2 止水帷幕设计措施 |
5.4 施工阶段 |
5.4.1 止水帷幕漏水处理方案 |
5.4.2 坑底涌水处理方案 |
5.4.3 施工应急方案 |
5.5 地下水控制的技术方案优化 |
5.5.1 水平止水帷幕的设计 |
5.5.2 水平止水帷幕的施工 |
5.5.3 止水帷幕的抗渗检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水平变形特性及分级预警报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锚支护结构技术特点与应用发展研究现状 |
1.2.2 桩锚支护深基坑工程事故研究现状 |
1.2.3 桩锚支护结构变形与受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4 基坑监测与预警报警控制值研究现状 |
1.3 深基坑工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1.3.1 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
1.3.2 深基坑工程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 |
第2章 深基坑桩锚支护的机理分析 |
2.1 概述 |
2.2 桩锚支护结构的体系和特点 |
2.3 桩锚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 |
2.3.1 支护桩的作用与效应 |
2.3.2 锚杆的作用与效应 |
2.4 桩锚支护基坑工程破坏形式与原因 |
2.5 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特点 |
2.5.1 概述 |
2.5.2 影响因素分析 |
2.5.3 基坑水平位移规律 |
2.5.4 现场监测与分析 |
2.5.5 变形特征归纳总结 |
2.6 深基坑工程破坏事故案例与征兆探究 |
2.6.1 基坑工程事故案例 |
2.6.2 破坏前征兆信息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昌某基坑工程施工监控实践与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3.2.1 工程地质条件 |
3.2.2 水文地质条件 |
3.2.3 地下室施工及维护期间水文条件 |
3.3 桩锚支护结构变形与内力计算分析 |
3.3.1 支护结构设计概况 |
3.3.2 分工况的支护桩变形与内力计算分析 |
3.3.3 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 |
3.3.4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分析 |
3.3.5 基坑抗隆起分析 |
3.4 施工监测方法与结果 |
3.4.1 监测项目与要求 |
3.4.2 监测工作布置 |
3.4.3 监测结果整理分析 |
3.5 正常使用状态下全过程支护结构变形和锚杆轴力特点分析 |
3.5.1 全过程支护桩变形特点与分析 |
3.5.2 与全过程变形监测结果比较分析 |
3.5.3 开挖与超挖期间锚索轴力变化特点分析 |
3.5.4 裸挖情况下开挖深度与桩顶水平位移的关系 |
3.6 两类重要因素对桩顶水平位移的影响 |
3.6.3 地下水位与桩顶水平位移的关系 |
3.7 基于案例技术分析的基坑监控要点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与参数影响研究 |
4.1 FLAC~(3D)简介 |
4.1.1 FLAC~(3D)中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4.1.2 摩尔一库仑(Mohr-coulomb)弹塑性生本构模型 |
4.2 模型单元的建立 |
4.2.1 深基坑建模范围 |
4.2.2 支护结构模型 |
4.3 岩土本构模型及相应材料参数的选取 |
4.4 基坑开挖与支护工况的模拟 |
4.4.1 FLAC~(3D)水平位移数值模拟 |
4.4.2 FLAC~(3D)锚索轴力模拟分析 |
4.5 FLAC~(3D)模拟值与监测值和设计值的对比分析 |
4.5.1 桩顶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4.6 模拟不同因素对基坑影响的分析 |
4.6.1 预应力锚索的水平间距影响 |
4.6.2 锚杆倾角的影响 |
4.6.3 锚索竖向间距对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 |
4.6.4 锚索预应力对桩身水平位移影响 |
4.6.5 土体强度参数的影响 |
4.6.6 桩径变化对桩身位移影响 |
4.6.7 超挖深度对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 |
4.7 模拟锚索失效对土体变形影响 |
4.7.1 锚索对土体变形控制影响 |
4.7.2 不同失效条件下桩身水平位移 |
4.8 支护桩极限开挖深度探讨 |
4.8.1 无锚支护桩极限开挖深度探讨 |
4.8.2 单锚支护桩极限开挖深度探讨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预警值(特征)调查研究 |
5.1 概述 |
5.2 支护结构变形理论预测方法研究 |
5.3 基于实测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预警值调查研究 |
5.3.1 相关规范变形控制值的特点 |
5.3.2 软土地区基坑变形控制值的特点 |
5.3.3 一般岩土地区变形控制值的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坑工程分级预警报警策略和方案研究 |
6.1 分级预警报警必要性 |
6.2 预警报警控制策略研究 |
6.2.1 当前的报警实践和研究情况 |
6.2.2 建筑深基坑工程四级预警报警方案研究 |
6.2.3 考虑因素与方法优点 |
6.2.4 预警报警的应急管理 |
6.3 红色报警控制值的确定研究 |
6.3.1 基于实测变形统计调查确定红色报警控制值 |
6.3.2 悬臂排桩支护红色报警值研究论证 |
6.3.3 依据土体强度降低幅度论证研究支护桩变形橙色报警值 |
6.4 案例评判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建筑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筑项目安全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及组织构建理论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2.1.1 风险管理原则 |
2.1.2 风险管理过程 |
2.1.3 风险识别及其方法 |
2.1.4 风险评价及其方法 |
2.2 风险预警系统理论 |
2.2.1 风险预警系统的特点 |
2.2.2 风险预警的方法 |
2.2.3 风险预警系统的逻辑流程 |
2.3 建筑项目预警系统组织构建理论 |
2.3.1 组织设计理论 |
2.3.2 组织构建基本形式 |
第3章 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安全风险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总体概况 |
3.1.2 工程技术重点和施工重点 |
3.2 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3.2.1 人员因素 |
3.2.2 机械因素 |
3.2.3 材料因素 |
3.2.4 方法因素 |
3.2.5 环境因素 |
3.3 工程安全风险事故分析 |
3.3.1 安全风险事故内因分析 |
3.3.2 安全风险事故外因分析 |
3.4 工程安全风险总结 |
第4章 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
4.1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原则及特点 |
4.1.1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原则 |
4.1.2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特点 |
4.2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基本框架构建 |
4.2.1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构建要素 |
4.2.2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基本框架构建 |
4.3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各子系统功能 |
4.3.1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子系统 |
4.3.2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子系统功能 |
第5章 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安全风险预警实施 |
5.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预警实施 |
5.1.1 安全风险预警警限划分 |
5.1.2 各因素权重确定及警情评价 |
5.2 警情结果分析及预防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某框架剪力墙置换加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来由 |
1.1.1 混凝土结构加固背景 |
1.1.2 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
1.1.3 本课题来源 |
1.2 框架剪力墙的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用PKPM进行内力验算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3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 |
2.4 结构建模过程分析 |
2.4.1 结构内力参数 |
2.4.2 结构计算 |
2.5 模型简化 |
2.5.1 模型的概况 |
2.5.2 模型的荷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ABAQUS进行局部置换的验算与简化 |
3.1 ABAQUS软件介绍 |
3.2 材料的本构 |
3.2.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3.2.2 钢筋的本构模型 |
3.3 单元选择 |
3.4 网格划分 |
3.5 对16层墙体进行简化 |
3.6 最终模型简化结果 |
3.7 对该工程进行有限元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置换墙体的进一步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拟中用结构特性 |
4.3 控制拆除墙体宽度的模拟 |
4.4 置换加钢柱的影响 |
4.5 置换加钢管的影响 |
4.6 不同的混凝土修补材料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某商住楼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结构加固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混凝土结构加固 |
2.1 结构加固简介 |
2.1.1 加固工程特点 |
2.1.2 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 |
2.1.3 结构加固的基本流程 |
2.2 结构加固基本原理 |
2.2.1 混凝土结构加固受力特征 |
2.2.2 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基本假定 |
2.2.3 卸载对加固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
2.3 常用加固方法 |
2.3.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2.3.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
2.3.3 粘贴钢板加固法 |
2.3.4 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法 |
2.3.5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
2.3.6 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法 |
2.3.7 其他加固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加固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损伤检测及分析 |
3.2.1 冻害情况检测 |
3.2.2 事故原因及冻害分析 |
3.3 加固方法的确定 |
3.3.1 多方案比选 |
3.3.2 分期置换混凝土理论分析 |
3.4 加固方案优化设计 |
3.4.1 置换所用混凝土材料强度的确定 |
3.4.2 墙体开洞有限元分析 |
3.4.3 置换方案对比分析 |
3.4.4 剪力墙混凝土拆除置换方案 |
3.4.5 置换方案承载力验算 |
3.5 界面处理及置换加固所用材料的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4 加固工程施工及效果评价 |
4.1 主要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 |
4.2 加固工程施工监测 |
4.3 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建筑边坡工程质量事故原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涵义和分级 |
1)一般质量事故 |
2)严重质量事故 |
3)重大质量事故 |
2 建筑边坡工程质量事故主要原因 |
2.1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 |
2.2 边坡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
2.3 边坡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
1)施工组织管理不善 |
2)施工工艺不当 |
3)未履行信息法施工 |
4)施工质量低劣 |
2.4 边坡工程使用不当存在的问题 |
1)开挖坡脚 |
2)坡顶地坪遭受破坏而导致地表水入坡体 |
3)改变使用功能,增加使用荷载 |
3 结 论 |
(10)紧邻高层楼群基坑开挖管锚支护设计与变形破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坑计算理论 |
1.3.2 基坑设计优化 |
1.3.3 基坑施工 |
1.3.4 基坑桩锚复合支护结构 |
1.3.5 基坑事故及处治方法 |
1.3.6 基坑变形控制 |
1.3.7 在建楼房倒塌事故分析 |
1.3.8 地铁基坑事故分析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启示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坑开挖引起建筑倒塌与地面塌陷分析 |
2.1 基坑开挖引起建筑倒塌分析 |
2.1.1 事故发生 |
2.1.2 事故原因分析 |
2.1.3 基坑开挖引起建筑倒塌数值模拟分析 |
2.2 基坑开挖引起地面塌陷分析 |
2.2.1 事故发生 |
2.2.2 事故工程环境 |
2.2.3 事故原因分析 |
2.2.4 基坑开挖引起地面塌陷与建构筑物破坏分析 |
2.3 桩锚复合支护类型与强度折减数值模拟分析 |
2.3.1 桩锚复合支护结构工程实例 |
2.3.2 桩锚复合支护一般类型 |
2.3.3 桩锚复合支护类型强度折减数值模拟分析 |
2.3.4 桩锚复合支护作用破坏模式与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依托工程及设计优化 |
3.1 依托工程概况 |
3.1.1 紧邻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施工 |
3.1.2 紧邻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支护方案 |
3.1.3 紧邻高层建筑基坑施工监测 |
3.2 紧邻建筑物基坑施工稳定性影响分区 |
3.3 施工设计管锚支护验算与优化 |
3.3.1 加密支护桩设计 |
3.3.2 增加一排锚杆设计 |
3.3.3 加长放坡段土钉设计 |
3.3.4 最终处理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紧邻高层建筑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变形破坏分析 |
4.1 紧邻高层建筑基坑开挖分析方法 |
4.2 分析模型建立与计算参数选取 |
4.2.1 分析模型建立 |
4.2.2 本构模型选取 |
4.2.3 计算参数确定 |
4.3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与计算步骤 |
4.4 紧邻建筑物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变形破坏分析 |
4.4.1 紧邻5#楼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变形破坏分析 |
4.4.2 紧邻38#楼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变形破坏分析 |
4.4.3 两模型对比分析 |
4.5 紧邻高层建筑基坑阴阳区力学特性分析 |
4.5.1 三维基坑有限元模型建立 |
4.5.2 仅考虑钢管桩支护基坑阴阳区力学特性分析 |
4.5.3 考虑单双排锚杆基坑阴阳区力学特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通道开挖引起地表变形与开裂检测分析 |
5.1 通道开挖地表开裂变形 |
5.2 地表开裂变形探地雷达检测 |
5.2.1 探地雷达检测方法 |
5.2.2 地表裂缝深度检测与分析 |
5.3 地下通道开挖支护边壁验算与评价 |
5.4 基坑支护边壁与地表变形破坏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某商住楼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加固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受毗邻基坑施工影响的某商住楼事故分析与加固设计[J]. 赵永. 建筑科学, 2020(07)
- [2]某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监测鉴定与加固应用研究[D]. 曲胜涛.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3]无支撑分批整层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加固法研究[D]. 王树.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岩溶地区深基坑渗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D]. 聂祚文.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水平变形特性及分级预警报警研究[D]. 温平平. 南昌大学, 2019(02)
- [6]中国铁建某商住楼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 郑国荣. 吉林大学, 2017(10)
- [7]某框架剪力墙置换加固的研究[D]. 徐洋洋. 燕山大学, 2016(01)
- [8]某商住楼剪力墙混凝土置换处理[D]. 姜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5(03)
- [9]建筑边坡工程质量事故原因探讨[J]. 于光,雷用,项宗方.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03)
- [10]紧邻高层楼群基坑开挖管锚支护设计与变形破坏控制研究[D]. 刘书智. 东北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