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历十才子诗歌艺术论(论文文献综述)
金潺[1](2020)在《张蠙及其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张蠙,晚唐诗人,是“咸通十哲”“九华四俊”中的一员。《全唐诗》中收录其诗歌102首;五代何光远《鉴诫录》中存一首,后补入《全唐诗补编》;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存一首,后陈尚君先生将其补入《全唐诗续拾》,共存诗104首。本文根据现有记载,以张蠙诗歌内容为主体,对张蠙的籍贯争议进行详细考证,同时梳理了他的人生履迹,对诗歌收录情况也进行了辨析。张蠙一生漫游干谒,遍览祖国山水,旅途经历成为张诗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赠答送别诗、行旅诗、咏物咏怀诗三类。在艺术特色方面,张蠙既受到贾姚诗派的影响,又有对大历诗风、元白诗派的学习,呈现出多样的风貌。诗歌语言形成了清苦平易、善于锤炼、惯用修辞的特点,总体上展现出平易流畅、精妙琢磨的特征。多种意境的构成与张蠙选择不同类型的意象有关,诗人善于选取清新意象,使用清淡色彩,营造清远淡雅的意境;同时又会特别关注“深山”与“黑夜”两种环境,构造幽僻苦寒的诗境;而且,还会选取各类边塞意象,塑造壮阔萧瑟的意境。张蠙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既展现了群体风格,又保有个人特点,在当时及后世都获有一定的名气,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连接晚唐与宋初诗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过渡作用。
薛丽娜[2](2020)在《论戎昱诗歌的写实倾向》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讨论戎昱诗歌的写实倾向。戎昱作为大历时期一位颇具“个性”的诗人,虽总体上未能超脱大历,创作了许多低沉的“大历常词”,但却着力关注现实、反映战乱民生、心怀苍生社稷,显示出不同于大历诸人的积极用世的一面。他的部分诗歌是大历士人良心责任的体现。全文分为三章:首先在与大历诸人的横向对比中凸显戎昱诗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既而从“诗史”精神和浅切风格两方面分析戎诗写实的特色;最后从时代影响、个人性格和交游关系中探求戎昱诗歌写实倾向形成的原因。第一章讨论戎昱诗歌写实倾向在大历诗坛的独特性。安史之乱摧毁了大历诗人的精神支柱,他们在迷惘哀伤中走向沉溺山林、拘泥自身的道路,诗歌题材狭窄、程式化明显。大历多山水景物与思乡怀友诗,情感上一平淡一浓烈,但都以低沉哀伤为主,局限于狭小天地,脱离社会现实,比之盛唐“气骨顿衰”。大历诗人涉及现实民生的作品数量少、浮光掠影,且本就淡漠的情感又多为隐逸之志取代。戎昱却表现出不同大历诸人的一面。他不满雅风沦丧的时局,对大历、建中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多有反映,无论哀叹百姓、怜悯士卒抑或表达忠君之念,都贯穿着一股沉郁之气,乃有意写实。同时,戎昱无心隐逸,他的诗作中时而有激昂慷慨的高昂音调,是不同于大历低沉之声的盛唐余响。第二章重点分析戎昱诗歌写实的具体表现。戎昱诗歌的写实倾向表现出承前启后的过渡特征。他上承杜甫,即事抒怀,无明确理论指导,而以真情动人。他能真实反映安史之乱后的社会惨状,并于叙事中寄讽谕,展现了时代乱局与个人命运的流转,有“诗史”之风。他的写实倾向是与个人经历紧密结合的,所写所感皆真实可信,沉郁悲恸。另一方面,就整体风格而言,戎诗的语言与大历诗坛平易流利的主流风气相类,他擅长以直白质朴的语言摹写现实、洞察幽微,虽有时略显直露,但却能以质实笔调直指时弊,已经显露出中唐“质而径”“直而切”的风格。第三章探讨戎昱诗歌写实倾向形成的原因。在低沉哀伤的时代基调中,戎昱将目光从自身转向社会,其作品多与战乱相关,较少反映其他社会问题,这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内忧外患不断的现实局面造成的。戎昱坎坷的仕途经历致使他长年漂泊、辗转不安,但也将他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戎昱因此得以深刻关注并表现现实,呈现出一种沉郁忧愤的写实风格。大历诗人对平乱缺乏必胜的信念,或醉心吏隐,或沉溺山林。而戎昱性格骨鲠刚毅,颇具侠气。他意态高昂,无心归隐,敢于在诗中大胆揭露现实、批判朝廷。同时,戎昱无缘参与“十才子”等人的文士集会,又与大历主流诗人交往较少,这使他的诗歌避免了题材狭窄、模式趋同的弊病。他与杜甫、岑参、王季友等开天诗人多有交往,这对他诗歌的题材和语言风格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是成就其不同于大历诸人之“个性”的重要原因。
罗婉宁[3](2019)在《唐朝慈恩寺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慈恩寺位于唐朝长安城内,是一座拥有壮阔自然景观和宏伟人文建筑的皇家寺院。慈恩寺作为唐朝重要节日的活动场所,是文人青睐、向往的文化地点。也因此,慈恩寺诗歌记录着唐人多彩的生活面貌,承载着唐朝的风采,体现着唐诗的发展脉络。以带有“慈恩寺”字眼的诗歌称为慈恩寺诗为标准,91首慈恩寺诗作为与慈恩寺有直接关联的文献资料,为唐朝慈恩寺研究、唐朝佛寺诗研究以及唐朝诗歌与佛寺关系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目前,国内外学界对慈恩寺的研究多集中在慈恩寺文化研究以及慈恩寺文学研究两大部分。而以慈恩寺全部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对现存的、可考的慈恩寺诗进行穷尽式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探寻慈恩寺诗在体裁、题材方面对唐朝佛寺诗以及唐朝佛寺文化的影响,还存在较大的可考空间。慈恩寺诗大致可分为应制诗、唱酬诗和游寺诗。就应制诗而言,它扞卫了初唐应制诗作为“御用文学”的地位,强化了应制诗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在平仄分布上,体现了诗歌创作背景特殊性的用韵现象。诗歌以慈恩寺的地位作烘托,用寺院的精细与雄伟映衬皇室的精致与恢弘,稳固君威,展现日益强盛的国势。在合乎常规的基础上,初唐应制诗使初唐正统文学由严肃化诗风向个性、娱情性转变,使初唐诗歌与兴象玲珑的盛唐诗接轨。就唱酬诗而言,它继承了唱和诗体的交际作用,体现了唐朝积极用世的文人思想。此外,慈恩寺唱酬诗还探寻到了一个既体现合众性又不失高雅性的平衡点,使得诗人游刃于世俗与离尘之间。就游寺诗而言,它继承山水诗通悟于山水的秉性,使游寺诗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诗歌的自由灵活,更在内容上融合山水与禅道,最终实现了佛理遣词愈少而禅理意境愈浓的情景相融。在艺术技巧上,诗人还摸索出了一条景物与禅道交融的新道路,由此推动了唐朝佛寺山水诗的兴盛。另外,唱酬诗和游寺诗的平仄用韵使用,逐渐走向了诗律发展的成熟阶段,这激发了诗人创作的自发性,使诗歌逐渐突破诗律规整,向诗歌复古之路迈进。慈恩寺诗歌基本体现了唐朝诗歌时代的发展轨迹。作为应制诗、唱和诗、山水诗的支脉,慈恩寺三大诗体在意境的转向以及情景交融的程度上,对主流诗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不断稳固唐朝佛寺诗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慈恩寺诗歌在形式上,不断完善近体格律,并产生了创造灵活多变的“入律”诗风。在内容上,摸索出一条唐代佛寺诗景物与禅道交融发展的新方向,推动了唐朝佛寺山水诗的兴盛。
彭烨[4](2018)在《明前大历十才子诗歌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历十才子是唐代赫赫有名的诗人群体,他们的诗歌在大历可谓一时之盛。他们诗歌中清逸之调、着重主观情绪的抒发和外界物象的细致描摹,对中晚唐诗歌的变革有一定的影响。中、晚唐许多诗人的诗作中,都明显能够看到大历十才子的痕迹。唐五代之后,大历十才子的热度逐渐降低,直到明代,才又为诗坛所重视。本文从接受史角度出发,考察大历十才子在明代接受高潮之前的接受状态,不仅对整个的唐诗接受史研究有意义,对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大历十才子诗歌也有重要参考价值。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前言部分介绍“大历十才子”名号的由来、大历十才子诗歌现当代研究现状和本选题的研究思路。第一章阐述大历十才子别集在明前的整理和传播情况。北宋《崇文总目》中的记载与《新唐志》基本吻合,而《新唐志》中所着录的信息,一直为后人沿用,《夷白堂小集》主要讨论的是钱起别集的版本信息;南宋《通志·艺文略》所载与《新唐志》相同,其他基本着作中都不见崔峒和吉中孚别集信息,又,《郡斋读书志》中未着录司空曙别集卷数,《遂初堂书目》未记载卢纶的别集相关信息,《直斋书录解题》中,除钱起之外,其他才子的别集卷数与《新唐志》一致。另,宋元书志中,唯《解题》提到钱起和司空曙的别集存在不同版本;金《唐才子传》所记载钱起别集卷数,与《直斋书录解题》一致,其他才子别集卷数,与《新唐志》有明显的渊源关系。《文献通考》中所着十才子别集的卷数,大致来源于《新唐志》和《直斋书录解题》。《宋史》中所载钱起、司空曙和耿湋别集卷数,与其他着作大相径庭,或与其来源与宋四部国史艺文志有关。第二章对大历十才子诗歌在明前总集中的选录情况进行说明。唐五代时期的五本诗歌总集中,除《才调集》之外,其他总集大量收录十才子的作品。唐五代是十才子诗歌最受关注的一个时期;北宋《文苑英华》、《唐百家诗选》沿袭唐五代总集偏重中晚唐,选录十才子作品依然可观。《唐文萃》别树一帜,以“古雅”为命,只取古体,仅选录十才子3首诗作;南宋时期,《众妙集》崇尚晚唐,模仿贾、姚,贾、姚学十才子,因此十才子诗歌入选比有17.1%之高,为宋元之最。《三体唐诗》以虚实之法为宗,重名篇名句,入选十才子诗作也有5.89%,《千家诗选》偏重宋诗,仅入选十才子4首诗作;金元时期,是十才子诗歌入选量占比最低的时代,《唐诗鼓吹》和《灜奎律髓》中,十才子诗作入选比极低,直到《唐音》,十才子的入选比才有所提升。最后一小节总结十才子诗作在明代以前的总集中两属、混淆情况。第三章分析大历十才子诗歌在唐五代的批评情况。第一节介绍唐代笔记小说、传奇中对十才子诗歌本事之记载,以诗事为依托,提升了十才子其人、其诗的知名度。第二、三、四节分别论述《中兴间气集》和《诗式》、《二南密旨》对十才子诗歌的批评情况。《中兴间气集》仅评论了钱起、崔峒和韩翃三位才子,主要着眼于他们诗歌中较为出色的、具个人色彩的一类风格。《诗式》选取钱起13首诗,韩翃一首诗,选录诗句多为清幽闲静、孤寂冷僻的写景描写。《二南密旨》共引十才子诗6次,占全书3/4,足见贾岛对十才子之重视。第五节则逐一分析唐五代其他着作中对大历十才子诗歌的批评情况。在这一时期,评家们对十才子的评价都非常高、一片赞美之声,鲜见负面评价。第四章叙述大历十才子诗歌在两宋的批评情况。第一节分析《诗人玉屑》对大历十才子诗歌句法的欣赏,从题材内容、风格意境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三节分别分析宋代着作中对钱、卢二位才子的诗歌批评。钱起诗歌中,“曲终”二句热度最高,此外,宋人还从佳句、佳篇和与郎士元等人的对比之中,肯定钱起大家的地位。卢纶诗歌中的衰老、悲戚之感为宋人注意,宋人关注点在卢纶五言和写景状物、叙写人情之诗。第四节分析宋代着作中对大历十才子群体和其他才子的批评。宋代着作中对十才子的批评,不再是一片叫好,而是更为理性地思考其褒贬,在对十才子诗歌的解读和阐释方面,比唐五代更深广。第五章阐述大历十才子诗歌在金元的批评情况。《瀛奎律髓》选评合一,喜欢摘选秀句,因其评价主要着眼于单篇诗作,因此,对十才子诗歌的解读,难免限于偏狭,真知灼见甚少。《唐才子传》对大历十才子的批评内容,一部分引自唐代相关着作,一部分为辛文房所独创,这些评语提供了一种与宋代不同的、认识十才子诗歌的思路和方向。除这两种着作之外,其他的评价皆寥寥无几,与唐五代和两宋的批评成果相比,无甚新意可言。最后一节讨论大历十才子诗歌与“盛唐”诗的关系问题,宋元一部分人认为,十才子诗属于盛唐,一部分人为,十才子诗为由盛而衰的转折或是贞元、元和两座高峰间的低谷。结语部分概括大历十才子诗歌的在明代以前的接受情况。
叶汝骏[5](2018)在《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袁枚《随园诗话》云:“唐人最重五律。”五律在唐诗体裁系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唐诗近体中率先完成定型的一体,也是联结古、近两大体裁系统的枢纽性诗体。同时,五律还是唐人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体,而唐代则可谓五律艺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再者,唐代科举试诗主要采用五言六韵的近体诗,而五律正是其必备的基础,这便决定了五律在唐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故可以说,五律是唐代的第一诗体。本文通过对唐代五律历史演变过程的系统梳理,.初步还原了唐代五律艺术发展的真实状况,归结出了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提出“唐诗文体学”的概念,并分析了该研究的重要意义、现状及不平衡性,指出今人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与其地位与成就严重不符的情况。绪论还介绍了唐代五律的数量、分期等基本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古今学者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现状及其动向。正文部分,第一至五章从纵向的史的角度对唐代五律的历史演变轨迹进行系统梳理。与以往学者多从时限角度进行机械划分不同,本文以诗歌艺术性的总和一一“体”一一为视角,将唐代五律划分为齐梁体、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杜甫体及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若干发展阶段。具体而言,第一章论述唐体五律初步剙构的首个阶段,即从齐梁体到初唐体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初唐体五律存在“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二元分野的格局。第二章论述形成唐体五律正宗、经典作品的主要阶段一一盛唐体,指出盛唐诗人的一些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章论述登峰造极、轨范千古的杜甫体五律,杜甫以一人之力,掀起了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第四章论述大历体五律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状况,在这一堪称五律首次独盛的阶段,五律的若干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转变。第五章论述贞元以后的五律,此际的五律受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多种美学范式的共同影响,尤以贾岛体的影响最为深刻。第六章进一步从横向对比的角度归结出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一是通过唐体五律与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的艺术进步;二是通过初盛唐五律与中晚唐五律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美学追求的转变;三是通过梳理唐代五律“以古行律派”与“以律行律派”的消长演变,揭示出“以古行律”的五律成为唐代五律高格的原因;四是通过五律与七律在表现原理、主导风格等方面的对比,进一步揭示出唐人五、七言律的艺术分工问题。余论部分还就与唐代五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延伸探讨。
白建忠[6](2017)在《一部探索唐诗题材与艺术风貌的力作——评沈文凡先生的《唐代韵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在甘肃天水举行的杜甫学术年会上,沈文凡先生告我,他最近出了几本书,嘱我选一本,写一篇评论,这几本书是沈先生近十几年来研究成果的结集,可谓累累。作为沈老师的学生,我既感十分荣幸,又心存些许胆怯。荣幸的是,通过阅读沈老师的大作,能与他这样睿智的学者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沟通,对自己的研究无疑会有所促进;胆怯的是,自己深感学识空疏浅陋,未能充分领悟、把握沈老师独到的学术眼力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怀揣这两种心情,我选了《唐代韵文研究》一书,下面就该书略陈己见,有不妥之处,祈待方家
汪玉琪[7](2017)在《司空曙及其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司空曙是大历时期的着名诗人,与钱起、卢纶等诗人并称“大历十才子”。现存诗173首,属“大历十才子”中诗歌保存数量相对较多的诗人。司空曙诗歌体现出典型的大历诗风特征,而大历诗歌处在盛唐与中唐两座诗歌的高峰之间,成为不同诗歌风格的过渡桥梁。司空曙与其他大历诗人共同主导了这一诗歌风格的转变,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价值与作用。本文以司空曙及其诗歌艺术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诗歌的艺术特征,并对其诗歌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根据现有资料和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司空曙的生平交游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对有争议的问题深入考辩,补足证据。重点分析其诗歌创作和艺术特征,将其诗歌内容按题材分为酬赠、送别、咏物、抒怀四类。诗歌内容尽管较为丰富但局限于个人生活,不够开阔。其诗歌风貌呈现婉雅闲淡的总特征。语言清淡流利,偏爱“青”、“白”两色的清新格调,多选择简洁平易的句式以及运用大量白描手法。司空曙诗真挚深情,表达含蓄委婉,常常将凄苦之情传达得入木三分。意象大多选用清淡幽寒之物,而意象结构萧散疏朗,形成了淡远萧瑟的意境特征。司空曙的诗歌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他工于造句,善于造境,抒情感人肺腑,对后世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大历十才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叶卉[8](2015)在《“大历十才子”送别诗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转型,由盛唐期进入了中唐期,大历十才子是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以互相唱和着称的特殊诗人群体,因为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等条件的限制,十才子创作中大部分都是歌咏离别的作品。送别诗随着诗歌内在的发展,时代的政治环境、文学环境、美学思潮等发面而产生变化,在题材上有扩展,在技巧上有创新,从而表现出其特性。“大历十才子”的思想、创作和价值观契合和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显露出中唐面目,他们的创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都对初盛唐有所继承,亦有所新变;同时,也开启了晚唐乃至后世文风。因而,“大历十才子”在中唐诗史上起着承上启下和转折过渡的独特作用,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此,本文以大历十才子送别诗为研究方向深入分析了特定历史时期送别诗创作的独特风貌及其内在动因。本论文主要有六个部分:绪论主要说明本文所研究的送别诗的范畴以及对大历十才子成员的界定,并简单分析了送别诗兴盛的大背景;第一章从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来具体阐释大历十才子送别诗兴盛的原因;第二章从送别对象、送别地点、送别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十才子送别诗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从意象结构、体式、语言等几个方面概括十才子送别诗的主要艺术特征;第四章主要论述十才子主要代表送别诗的个人风格特点;结论部分阐明“大历十才子”送别诗的研究价值以及其在送别诗史上的重要地位。
马芫硕[9](2015)在《郎士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郎士元生平的考证,通过对郎士元诗歌的分析,在进一步了解其经历仕履的基础上,更深层地开掘诗人的内心及创作特色,以期后代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唐代大历时期的诗人及诗歌。正文部分共分八个章节,第一章对郎士元生卒年及其生平作简要考辨;第二章对郎士元送别诗中部分人名进行考证;第三章对以《全唐诗》为主的历代诗歌选本中郎士元重出误收诗歌进行判断甄别,对郎士元散见于其它文献中的诗歌加以考辨;第四章对“大历十才子”中有无郎士元进行讨论;第五章探讨郎士元送别诗;第六章探讨郎士元的交游情况;第七章探讨郎士元的诗歌类型;第八章讨论郎士元诗歌的艺术特色。
赵耀锋[10](2014)在《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是唐诗学史上的一个关捩点,此期古典唐诗学走向终结,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处于开启阶段,随着陈寅恪、闻一多、杨启高等学者对唐诗的深入研究,“唐诗学”学科得以形成。此期唐诗学思想丰厚,当时的诗话、唐代诗歌史、唐诗选本、唐诗研究专着及研究论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唐诗学思想。对这些唐诗学思想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唐诗学的研究。本论文拟在从唐至清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唐诗学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唐诗学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第一章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本章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思潮与外来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方法。论文从把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分为社会学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和文艺学研究法三种,分别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三章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论文把民国时期分为三段,对每一段的唐诗学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唐诗学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第四章唐诗史论。在回溯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学术史的基础上,首先,论文对民国时期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其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历史地位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兴盛原因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五章唐诗艺术论。在回溯唐诗艺术论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艺术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六章唐诗体派论。在回溯唐诗体派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唐诗体论和流派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七章,唐代诗人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对唐代五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第八章唐诗学思想分论。论文以民国第一期、民国第二期、民国第三期主要学者的唐诗学思想为线索,分别对每一时期的唐诗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论文重点对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黄节、钱钟书、胡云翼、杨启高七位学者在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思想及其唐诗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总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的学术方法被运用于唐诗学研究之中,现代唐诗学研究学术规范逐渐形成,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出现了一批唐诗学专家,唐诗学研究走向了自觉。此期历史学、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研究的融通拓展了唐诗学研究的理论境界。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对当代唐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大历十才子诗歌艺术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历十才子诗歌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1)张蠙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张蠙生平交游与作品考 |
第一节 张蠙籍贯考 |
第二节 张蠙称号考 |
一、“咸通十哲” |
二、“九华四俊” |
第三节 张蠙履迹交游考 |
一、初入长安 |
二、漫游干谒 |
三、乱世为官 |
第四节 张蠙诗歌数量及误收考 |
一、《别后寄友生》 |
二、《社日村居》 |
三、《洞庭南馆》与《洞庭湖诗》 |
第二章 张蠙诗歌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赠答送别诗 |
一、投谒上级官员 |
二、答送好友知己 |
三、寄赠佛禅之士 |
第二节 行旅诗 |
一、边塞行旅诗 |
二、游览行旅诗 |
第三节 咏物咏怀诗 |
一、咏物诗 |
二、咏怀诗 |
第三章 清苦平易精妙琢磨的诗歌语言 |
第一节 清苦平易浅切晓畅 |
一、清苦之味 |
二、平易明白 |
第二节 善于锤炼妥贴新颖 |
一、工于炼字 |
二、妙于炼句 |
第三节 惯用修辞精妙意深 |
一、用典 |
二、对比 |
第四章 清远淡雅苦寒萧瑟的诗歌意境 |
第一节 清远淡雅之境 |
一、意象清新 |
二、颜色淡雅 |
第二节 幽僻苦寒之境 |
一、重重深山——幽僻 |
二、漫漫长夜——孤苦 |
第三节 壮阔萧瑟之境 |
一、悲壮沉重的战争意象 |
二、辽阔苍凉的自然意象 |
第五章 张蠙诗歌的地位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张蠙诗歌的地位 |
一、在晚唐诗坛的地位 |
二、名气不显的原因 |
第二节 张蠙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论戎昱诗歌的写实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作品辑录及辨伪 |
2、生平考证 |
3、作品研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预期目标 |
第一章 戎昱诗歌写实倾向在大历诗坛的独特性 |
一、“气骨顿衰”:大历诗坛的整体风貌 |
二、“力洗时波”:戎昱诗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
第二章 戎昱诗歌写实的具体表现 |
一、精神内核:“诗史”之风 |
1、叙事与议论结合 |
2、个人身世之感与时事结合 |
二、语言风格:质朴浅切 |
1、描写现实质朴直白 |
2、议论时弊直切精当 |
第三章 戎昱诗歌写实倾向形成的原因 |
一、时代影响:“年少逢胡乱”与“十年多难不还乡” |
二、个人性格:“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
三、交游影响:“不寻诗伯更寻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唐朝慈恩寺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慈恩寺与慈恩寺诗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慈恩寺诗的应制唱和 |
2.1 应制诗诗人身份考 |
2.1.1 天子应诏诗作者考 |
2.1.2 太子应令诗作者考 |
2.2 应制诗体裁的特征分析 |
2.2.1 应制诗的平仄分析 |
2.2.2 应制诗的对仗分析 |
2.3 应制诗的题材特征分析 |
2.3.1 盛世情怀的继承 |
2.3.2 娱乐娱情的导向 |
2.4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慈恩寺诗的赠答唱酬 |
3.1 唱酬诗诗人创作年份考 |
3.2 唱酬诗的体裁特征分析 |
3.2.1 唱酬诗的平仄分析 |
3.2.2 唱酬诗的对仗分析 |
3.3 唱酬诗的题材特征分析 |
3.3.1 佛俗兼具的容纳 |
3.3.2 禅与诗情的交融 |
3.4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慈恩寺诗的游寺唱怀 |
4.1 游寺诗诗人创作年份考 |
4.2 游寺诗的体裁特征 |
4.2.1 游寺诗的平仄分析 |
4.2.2 游寺诗的对仗分析 |
4.3 游寺诗的题材特征分析 |
4.3.1 情景交融的新径 |
4.3.2 佛理遣词的变化 |
4.4 本章结语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相关诗作作者小传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明前大历十才子诗歌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思路 |
第一章 大历十才子别集在明前的整理和传播情况 |
第一节 唐五代及北宋着作对十才子别集的记载 |
第二节 南宋着作对十才子别集的记载 |
第三节 金元着作对十才子别集的记载 |
第二章 大历十才子诗歌在明前总集中的选录情况 |
第一节 专注一时一派:唐人对大历十才子诗歌的选录 |
第二节 唐五代之延续:北宋总集对大历十才子诗歌的选录 |
第三节 辨体意识抬头:南宋诗歌总集对大历十才子律诗的选录 |
第四节 建构唐诗正音:金元时期的总集对大历十才子诗歌的选录 |
第五节 明前大历十才子诗歌在诗歌总集中的两属、混淆的情况概述 |
一、十才子内部的诗作两属情况 |
二、十才子与其他诗人的诗作两属、混淆情况 |
第三章 唐五代着作中对大历十才子诗歌的批评 |
第一节 唐代笔记小说、传奇对十才子诗歌本事之记载 |
第二节 唐五代诗歌总集和诗学着作对十才子诗歌的批评 |
一、《中兴间气集》——多综合性评价 |
二、《诗式》——喜清幽闲静、孤寂冷僻之句 |
三、《二南密旨》——诗教视野下的论诗之作 |
第三节 唐五代其他着作对大历十才子诗歌的批评 |
一、对十才子群体的批评 |
二、对十才子个体的批评 |
第四章 宋代着作中对大历十才子诗歌的批评 |
第一节 从《诗人玉屑》看宋人对大历十才子诗歌句法的欣赏 |
第二节 最受宋代着作重视的才子——钱起 |
一、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讨论 |
二、对钱起诗歌其他方面的批评——全方位、多角度 |
第三节 宋代着作中对卢纶诗歌的批评——关注悲戚之音 |
第四节 对大历十才子群体和其他才子的诗歌批评 |
一、对大历十才子群体的诗歌批评——毁誉参半 |
二、对其他才子的诗歌批评——围绕名篇名句 |
第五章 金元时期对大历十才子诗歌的批评 |
第一节 《瀛奎律髓》——立足具体诗篇、欣赏秀句 |
第二节 《唐才子传》——唐诗“三变”视野下的知人论诗 |
第三节 金元其他着作对大历十才子诗歌的批评 |
第四节 大历十才子诗歌与“盛唐”诗的关系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唐诗文体学”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一、多元完备的唐诗体裁系统 |
二、“唐诗文体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三、唐诗分体研究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唐代五律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兼谈五律与唐代科举试诗之关系 |
二、唐代五律的数量问题 |
三、唐代五律的分期问题——以“体”为视角 |
第三节 唐代五律研究述评 |
一、古人关于唐代五律的讨论 |
二、历代唐诗选本选评唐代五律的情况 |
三、唐代五律的整体研究 |
四、唐代五律的个案研究 |
五、问题与展望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目标 |
第一章 从齐梁体到初唐体——唐体五律的初构 |
第一节 形式变革的前夜: 齐梁体五言新体诗 |
一、齐梁体的主要美学特征 |
二、齐梁体五言新体诗在初唐前期的统治地位 |
三、形式变革的推毂者: 宫廷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
四、齐梁馀习的澄汰者: 在野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
五、齐梁体在初唐以后的萎缩与蜕变 |
第二节 形式变革: 五律的率先定型及其诗歌史意义 |
一、形式变革的理论准备 |
二、篇制的选定: 八句体诗的源流及其美学优势 |
三、属对的规范: 诗歌律化的第一步 |
四、声律的调制: 诗歌律化的第二步 |
五、五律率先定型的重大诗歌史意义 |
第三节 初唐体五律之正格: “以律行律派” |
一、初唐体五律的两大派别及其地位 |
二、沈宋的五律及“沈宋体”成为律诗别称的原因 |
三、杜审言等人对五律艺术发展的贡献 |
四、“以律行律派”的艺术特征 |
第四节 初唐体五律之别调: “以古行律派” |
一、先驱: 初移风会的“四杰”五言新体诗 |
二、“五言律祖”陈子昂与“以古行律派”的创辟 |
三、“以古行律派”的艺术特征——以陈子昂五律为中心 |
第二章 盛唐体——五律的正宗与典范 |
第一节 初、盛之交诗人与五律的美学转向 |
一、张说与“以律行律派”的式微 |
二、张九龄与“以古行律派”的兴起 |
三、苏颋等其他初、盛之交诗人的五律 |
第二节 王孟诗派与五律正宗美学风范的确立 |
一、王维:前杜甫时代五律的首位集大成者 |
二、王维与孟浩然五律艺术风貌之差异及其成因 |
三、近孟之清淡古雅: 储光羲、常建、刘眘虚等 |
四、近王之清空流丽: 祖咏、綦毋潜、卢象等 |
五、王孟诗派何以成为五律的正宗? |
第三节 盛唐体五律的多元协奏 |
一、李白: 盛唐“以古行律派”的造极者 |
二、高适与岑参五律的艺术分野 |
三、王昌龄等其他盛唐诗人的五律 |
第四节 盛唐诗人的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的深远影响 |
一、“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选择 |
二、典丽、清远与雄浑的选择 |
三、山水田园与边疆塞漠的选择 |
四、盛唐体五律的主要艺术特征 |
第三章 杜甫体——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
第一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上) |
一、描写与表现领域的极大扩展与深化 |
二、风格的千汇万状及其沉郁本体 |
三、“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高度统一 |
第二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下) |
一、由炼字看写景造境艺术的别出心裁 |
二、句式结构的脱弃陈规 |
三、谋篇布局的开阖变化 |
四、五律组诗的层次安顿 |
五、格律声韵的戛戛独造 |
第三节 从“唐调”到“杜调”: 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
一、从兴会到着意 |
二、从自然到精工 |
三、从浑圆到严整 |
四、从活泼到沉着 |
第四节 登峰造极,轨范千古: 杜甫体五律的地位与意义 |
一、数量与质量的双双造极 |
二、“杜集大成,五言律尤可见者” |
三、五律一体真正的“立法者” |
四、非有唐一代所能限者 |
第四章 大历体——诗运转关之际五律的承与变 |
第一节 大历体五律的美学动向 |
一、大历诗人的择体意识与五律的首次独盛 |
二、越盛唐接齐梁: 取法渊源的反省与回归 |
三、移风骨于情致: 审美趣向的转移与内化 |
四、窃占青山白云: 题材内容的萎缩与固化 |
五、“以律行律派”的回归与五律的精致化 |
第二节 韦应物等与“以古行律派”的相对式微 |
一、“韦苏州律诗似古” |
二、清旷夷犹,可继王孟 |
三、韦应物与王孟五律之比较 |
四、李益等人的五律:古意犹存,不为律缚 |
第三节 盛而逗中的典型:“钱刘”的五律 |
一、刘长卿的五律: 诗运转关的标本 |
二、钱起的五律: 初露中唐面目(附郎士元) |
三、“钱刘”五律之比较 |
第四节 大历体五律的其他代表 |
一、京洛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
二、江南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
三、方外诗人群体的五律 |
四、皎然的五律: 清机逸响,机锋犹近 |
第五章 元白体、张籍体和贾岛体——唐体五律的分化 |
第一节 贞元以后五律的阶段性特征 |
一、复古风潮与中唐后期五律的再度转向 |
二、三大美学楷范的确立与贾岛体的风靡 |
三、科举试诗导向的强化与晚唐五律的繁荣 |
第二节 贾岛的时代: 作为晚唐五律首要美学楷范的贾岛体 |
一、贾岛: 唐代五律最后的创辟者 |
二、贾岛之同道: 孟郊、无可等人的五律 |
三、苦吟磨镌、清真奇僻: 贾岛体五律的美学特征 |
四、贾岛体何以成为晚唐五律的首要美学楷范? |
五、晚唐前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
六、晚唐后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
第三节 元白体、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 |
一、元白体五律: 平易近俗,浅切流利 |
二、元白体未能跻身五律经典风格之原因 |
三、元白体与中晚唐五律浅俗的一派 |
四、张籍体五律: 平易近雅,清淡闲远 |
五、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清雅的一派 |
六、姚合五律: 出入三派,尤近张籍 |
第四节 流风之外: 韩愈等人的五律 |
一、韩愈的五律: 面目与其古体迥异 |
二、刘禹锡的五律: 诗衢广博,格高调远 |
三、温庭筠与李商隐五律之比较 |
四、马戴等人的五律: 风调高华,力追盛唐 |
五、贞元至大中时期其余派外诗人的五律 |
第五节 唐音余响: 五代十国的五律 |
一、李煜等五代十国诗人的五律 |
二、独步丛林的齐己五律——兼及诗僧偏擅五律之原因 |
第六章 唐人五律的艺术追求 |
第一节 唐体五律对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美学变革 |
一、针对齐梁声病之体的形式美学变革 |
二、针对齐梁绮艳之格的内容与风格美学变革 |
三、章法结构由一线贯下到转折顿挫 |
四、结尾方法由就题收束到宕开一笔 |
第二节 五律由初盛至中晚的美学嬗变 |
一、由追求气象到下细工夫、作小结裹 |
二、由追求整体的平衡到着意于中二联的营构 |
三、意象化进程与情景关系的变迁 |
四、中晚唐五律“三四句多作一串” |
第三节 “以古行律”与唐代五律高格的确立 |
一、“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的消长与演变 |
二、唐人“以古行律”的主要方法 |
三、“以古行律”的盛行及其成为唐代五律高格之原因 |
第四节 唐人五律与七律的艺术分工 |
一、五律与七律表现原理的差异 |
二、七律的兴起对五律艺术发展的影响 |
三、附论: 影响唐代五律发展的其他因素 |
结论 |
余论 |
一、五言律诗美学特质探论——兼论“中和”审美理想与古典诗歌之关系 |
二、论唐代的仄韵五律——兼论仄韵律诗的归属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司空曙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司空曙生平事迹补考 |
第一节 司空曙籍贯补考 |
第二节 司空曙生卒年补考 |
第三节 司空曙行迹补考 |
一、入仕之前时期 |
二、入朝为官时期 |
三、贬谪长林时期 |
四、入幕剑南时期 |
第四节 司空曙交游补考 |
一、张延赏与张弘靖 |
二、韦应物 |
三、戴叔伦 |
四、张南史 |
五、孙昌胤与刘昚虚 |
第二章 司空曙诗歌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酬赠诗 |
一、与上司同僚的唱和之作 |
二、与亲属友人的寄答之作 |
三、与方外人士的赠答之作 |
第二节 送别诗 |
一、伤离惜别 |
二、送人悲己 |
三、祝福慰勉 |
第三节 咏物诗 |
第四节 抒怀诗 |
第三章 清雅自然的诗歌语言 |
第一节 清新淡雅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自然质朴的语言表达 |
一、精炼自然的字句 |
二、简洁平易的句式 |
三、白描手法的运用 |
第三节 灵活简练的语言修辞 |
第四章 含蓄真挚的诗歌抒情 |
第一节 哀愁凄苦的情感基调 |
一、乱世心态 |
二、苦闷迷茫 |
三、叹老嗟穷 |
第二节 真挚含蓄的情感表达 |
一、真挚细腻的心灵感受 |
二、“以我观物”的抒情范式 |
三、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
第五章 淡远萧瑟的诗歌意境 |
第一节 清淡幽冷的意象审美 |
一、清幽的意象选择 |
二、萧散的意象结构 |
第二节 淡远萧瑟的意境营造 |
一、平远凝滞的时空表现 |
二、气韵生动的情景交融 |
三、传神巧妙的虚实结合 |
第六章 司空曙诗歌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司空曙与钱起诗歌艺术比较 |
一、对清淡诗风的共同追求 |
二、写景咏物中的知觉表现 |
三、浓郁的抒怀与冷淡的旁观 |
四、朴素自然与雕琢炼饰 |
第二节 司空曙与韦应物诗歌艺术比较 |
一、盛唐余韵的留存 |
二、冷落心境和深挚情味 |
三、萧散的诗歌风格 |
四、流利圆润与简古朴拙 |
第七章 司空曙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司空曙在大历诗坛的地位 |
第二节 司空曙诗歌的过渡作用 |
一、唱和诗对中晚唐唱和之风的影响 |
二、“清淡”诗风演变的一环 |
三、精致炼饰的诗歌语言影响 |
第三节 司空曙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历十才子”送别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本文送别诗的范畴 |
三、本文“大历十才子”成员界定 |
四、送别诗兴盛的背景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十才子送别诗兴盛的背景 |
第一节、政治背景 |
一、战争的冲刷 |
二、官员的调任 |
第二节、文化背景 |
一、交际应酬 |
二、言情言志 |
第二章、十才子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送别对象的多样性 |
一、送方外之人 |
二、送人入幕府 |
三、送落第 |
四、送友人 |
第二节、大量的自然风光描写 |
一、蜀地风光 |
二、江南风光 |
三、边塞风光 |
第三节、沉郁感伤的情感表现 |
一、别离之苦 |
二、羁愁旅恨 |
三、衰老感叹 |
第三章、十才子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意象 |
一、意象的分类和创新 |
二、凄愁意象的大量使用 |
第二节、五言近体诗的偏向 |
第三节、语言特征 |
一、清新自然 |
二、平易流畅 |
第四章、十才子送别诗的个性表现 |
第一节、个性分析 |
一、钱起 |
二、韩翃 |
三、耿湋 |
四、卢纶 |
五、李端 |
六、司空曙 |
七、崔峒 |
第二节、同题诗对比——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
结论 |
一、认识价值 |
二、文学价值 |
三、史学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郎士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郎士元简考 |
第一节 郎士元生卒年考 |
一、生年考 |
二、卒年考 |
第二节 郎士元生平考 |
第二章 郎士元送别诗人名汇考 |
第三章 郎士元诗歌重出误收考 |
第四章 “大历十才子”无郎考 |
第五章 郎士元送别诗论 |
第一节 送别诗的内容 |
第二节 郎士元送别诗的结构 |
第六章 郎士元交游考 |
第一节 与同僚权贵的交游 |
第二节 与诗友亲朋的交游 |
第三节 与方外之人的交游 |
第七章 郎士元诗歌题材论 |
第一节 边塞诗 |
第二节 山水诗 |
第三节 酬寄诗 |
第四节 怀古诗及其它 |
第八章 郎士元诗歌艺术论 |
第一节 意象 |
第二节 语言 |
第三节 修辞 |
一、用典 |
二、借代 |
三、对偶 |
第四节 郎诗接受个案分析---论《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合掌之嫌 |
结语 |
附录:郎士元诗歌篇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唐诗学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本土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 |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学研究法 |
第二节 文化学研究法 |
第三节 文艺学研究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唐诗学概况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唐诗学概况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唐诗学概况 |
第四章 唐诗史论 |
第一节 唐诗分期论 |
第二节 唐诗地位论 |
第三节 唐诗兴盛原因论 |
第四节 唐诗影响论 |
第五章 唐诗艺术论 |
第一节 唐诗艺术渊源论 |
第二节 唐诗艺术表现论 |
第三节 唐诗艺术变迁论 |
第四节 唐诗艺术特质论 |
第六章 唐诗体派论 |
第一节 诗体论 |
第二节 流派论 |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李白研究 |
第二节 杜甫研究 |
第三节 白居易研究 |
第四节 李贺研究 |
第五节 李商隐研究 |
第八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思想分论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的唐诗学思想 |
结语 |
附录:民国时期唐诗学编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大历十才子诗歌艺术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张蠙及其诗歌研究[D]. 金潺.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论戎昱诗歌的写实倾向[D]. 薛丽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唐朝慈恩寺诗研究[D]. 罗婉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明前大历十才子诗歌接受史研究[D]. 彭烨.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2)
- [5]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D]. 叶汝骏.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6]一部探索唐诗题材与艺术风貌的力作——评沈文凡先生的《唐代韵文研究》[J]. 白建忠.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7]司空曙及其诗歌研究[D]. 汪玉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大历十才子”送别诗初探[D]. 叶卉. 湖北师范学院, 2015(11)
- [9]郎士元研究[D]. 马芫硕.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2)
- [10]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D]. 赵耀锋. 西北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