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高级工程理论考试答案

木工高级工程理论考试答案

一、木工高级工理论考试试题答案(论文文献综述)

宾恩林[1](2021)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的结构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是成千上万学生频繁使用的学习资源。教材的结构化问题初看微小,实则重大。教材如何成为逻辑明确且清晰的符号构合体,不仅影响教材建设质量,而且制约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能否突破瓶颈。2017年以来我国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组建教育部教材局,专门单独设立职业教育国家重点教材研究基地等系列战略措施;国务院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开发“新型活页式”和“手册式”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来强化组织模式和内容结构改革。教材内容结构已然成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工程,亟待学理探究和实践探讨。解决教材的结构化问题需基于教材内容结构碎片化这一典型问题,梳理理论根源,提供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教材内容为何会出现碎片化问题,底层原因是缺乏结构化思维;二是实践中如何实现教材的结构化设计,要采用以结构清晰度为引领的扇型设计模式。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不仅是直观的教材外观或教材符号等浅层结构碎片化,还根植于教材深层结构的逻辑分离或失序,比如缺乏探讨职业能力的转化、知识结构的形成、符号类型的表征、教学需要或学习条件的局限,缺乏综合上述逻辑进行系统化设计的结构化思维,各类设计逻辑的对应关联脱节等。本研究兼顾理论思辨、案例分析与访谈实证,直面解决教材“结构化”的理论问题和指导教材设计与开发实践的技术问题,综合多种研究方法力图保持研究的理论自恰、结论真实和实践有效。具体以教育有机体理论为基础,多元认识论哲学为根据,借鉴既有哲学、逻辑学、术语学、符号学、语言学、课程论和教学论等相关结论,既关注教材内容组织的一般原理,又注重教材大类的信息统计和个案教材内容及其课堂使用的实证分析,还涉及笔者主持教材开发的经验归纳与总结,以及与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概念思辨与框架建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结构化思维缺失是教材内容结构产生碎片化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该问题具有多层结构特性,不局限于教材物理或符号层面的浅层结构分析,还根源于教材内容结构再生产过程的系列逻辑秩序迷失,以及深层结构碎片化。比如符号结构对能力结构或知识结构的对接错位,符号结构对教学或学习结构的对接迷失,以及职业、知识、教学或学习的某种具体逻辑缺乏深度分析。教育有机体理论、多元认识论哲学和职业教育课程论三种理论作为基础,有助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教材的结构化问题,从而推动形成有关教材内容设计的结构化思维。(2)解决结构化问题在于系统化认识与教材相关且互相之间存在关联的职业逻辑、知识逻辑、符号逻辑、教学逻辑和学习逻辑。五条逻辑协同的关键在于以逻辑相继贯通的漏斗论模型弥补既往多种逻辑同时涌现的结构论模型,并且借鉴术语学理论构建“工作世界—思维世界—符号世界”三位一体的知识论模型,综合作为教材知识来源的“三位一体”内容结构和作为教材使用的“行动—效果”实践模型两个方面,最终完成教材逻辑系统在工作世界、思维世界、符号世界三个世界的整合,教材内容因此获得“结构化”。(3)教材内容结构设计还需具体把握单一逻辑结构的内在规律,切实具体到以概念和命题为单位的教材内容分析层面,形成具有教材论意义的命题体系。职业逻辑是教材最为根本的依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定型目录结构、内容结构、知识结构,同时也能提升知识内容、信息内容的质量。精细化处理职业逻辑要依次以工作领域确立教材“章内容”目标,以工作任务明确教材“节内容”目标,以职业能力明确教材“课内容”目标,按照“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转化机制,合理选择认识模式、行动模式或综合模式的具体转化模式,以形成或整合教材内容能力要素和信息要素的思维框架。(4)知识逻辑与符号逻辑是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设计的重要线索。精细化处理知识逻辑与符号逻辑,需要根据上述模型对教材内容进行类型化处理。根据逻辑学、认识论、术语学和课程论的相关结论,本研究构建了“知识来源—知识特征—知识形式”知识理论三维模型,形成了认识和分析教材内容要素的知识理论三维框架,依据该框架可把知识划为直观叙述型、抽象叙述型、亲身叙述型、抽象说明型、亲身说明型、抽象解释型和亲身解释型七种类型,七种知识类型按照理论命题、实践命题和经验命题还可细分为子级知识类型。相应的,根据术语学、符号学和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已有研究,构建了“符号形态—认知要求—所指对象”符号理论三维模型,该模型能明确知识类型与“文”“图”和“表”七种理想类型及其子类型的对应方式,为教材选择何种符号或指示何种知识提供理论依据。(5)教学逻辑与学习逻辑亦深度影响教材内容结构。与前面的职业逻辑、知识逻辑和符号逻辑把教材学习对象预设为一般化的初次就业者不同,作为教学蓝本的教材,还需要深入分析处于专业背景中进行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况,按照教材在教学、学习的需要进一步调整或完善教材符号。这是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应用性与实践性的体现,即需要满足教材对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对教学内容的支撑性、对教学方法的匹配性、对教学情景的匹配性、对教学评价的协同性;满足教材与学生阅读需求的一致性、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匹配性、对个体接受条件的匹配性和与群体接受条件的匹配性;教学逻辑与学习逻辑的辩证统一性。(6)本研究借鉴既有专业课教材研究的清晰度概念,构建了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结构清晰度概念,并基于该概念内涵及借鉴文章学扇型结构设计的理论思路,构建了符合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特色的扇型设计模型,从操作程序和技术方案上探索解决教材结构化设计的实践难题。教材的扇型设计模式即依据扇型的结构化思维方式逐步展开设计逻辑的“点”“线”和“面”,依次使结构清晰度概念的五层内涵得到实践化、技术化,推动教材形成教材目标与结构清晰、教材内容准确、教材表达到位、教学局限和学习局限处理恰当的结构体系。实现以结构化思维保障教材成为由知识构合体、符号构合体和教学构合体组成的复合物。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的理论研究是有待开垦的“荒地”。本研究对教材内容结构在描述、规范和解释层面进行初步探索,虽对教材设计有引导与规范作用,也能推动当前正在兴起的教材研究学科化运动,但仍需专门探究更具领域特殊性的专业内部教材结构理论。这是笔者后续仍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龚雯[2](2017)在《“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双证书”课程模式是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基础。本研究旨在从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视角,建构应用于职业院校教育实践的新型“双证书”课程模式,以此作为实现“直接式双证书”的基础。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为手段,全面分析了“双证书”教育实施现状。综合运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理论,从职业教育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一根本目标出发,研究了建构“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从提高课程模式的普适性出发,研究了课程模式的本体性价值、手段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功能理论,建构了由课程、教学实施、评价和价值关系四个子系统组成的课程模式框架,设计了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理想与现实对比,本研究认为新的“双证书”课程模式,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要覆盖国家职业标准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课程学习过程要在职业认同感培养、情境设计、学习方式设计等方面,符合职业工作过程的要求;课程评价方式要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一致。实现上述三个方面“对接”的措施是:在提升“双证书”课程模式本体性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其手段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建设。手段性价值的实现途径是,提供“双证书”职业能力等效性评价的“中介物”,唤起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意愿,提升“双证书”课程的社会认知度。工具性价值的实现途径是,提供规范化的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和评价等工作的路径和方法。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本研究提出了规范国家职业标准分析路线和职业能力要求提取的方法;规范“双证书”课程开发步骤、开发流程、规范“双证书”课程开发主体职责的方法;在课程开发质量评价中,采用“双证书”课程认证环节,作为课程得到利益相关者认可的手段;提出了以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与教学实施方式要素的联系方法和交互式学习思想设计“双证书”课程教材,提升教材使用性的方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本研究认为实施“双证书”课程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学校外部和内部的保障条件。在外部环境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联动机制,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关系,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在内部环境中,要以保障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对接”质量以及提升“双证书”课程模式实施条件和环境为工作重心。

支永东[3](2015)在《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炭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煤炭价格大幅下降,人力资源渐渐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新柏煤矿是华亭煤业集团的主要矿井之一,人力资源工作发展相对较慢,未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柏煤矿的发展。因此,在克服困境的过程中,需要尽快转变观念,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推动企业发展为目的,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才能加快建设矿井一体化建设,立足优势地位。本文以人力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指出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的招聘和选拔过程中没有把整个矿区的长期发展目标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人力资源规划与整个矿区战略相分离。在公司员工培训方面投入力度不到位,公司员工的平均学历水平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上都偏低。在绩效管理方面员工工作成果,员工工作能力,员工工作态度的评定比例不够科学,并造成新柏煤矿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工作不够投入。在薪酬管理方面,工资分配不够合理,煤矿工资相对较低,影响了广大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原则和目标。并根据具体问题实际情况对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四大内容:招聘管理体系、培训开发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为了保证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文章最后从推动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顺利实施的角度,提出了从组织制度、文化建设,进度控制和监测评估等保障措施。通过对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本文期望对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进步以及新柏煤矿自身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孙晨[4](2014)在《扬建集团职业培训体系的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建筑单位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工程技术水平,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优质的员工队伍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占据良好的市场份额,并积极完成企业的各项技术水平改革,创新工法,节约能源,顺利完成工艺流程。扬建集团将员工培训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狠抓落实企业员工的培训制度,积极探索与政府、培训建筑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网络化新型合作制度。希望通过员工培训提升技能能力,员工职后再培训提高员工学历水平,以适应竞争日益紧张的建筑市场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扬建集团员工培训管理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调研和系统细分,试图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相关角度对扬建集团员工培训管理的现状进行探讨,提出该公司员工培训效果的对策。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分析扬建集团的企业背景与实现员工培训的意义,提出研究目标与内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研究理论基础主要介绍需求激励理论、培训理论、相关工具;第三部分扬建集团员工培训管理现状主要介绍扬建集团管理制度;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按照一线员工进岗、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班组长培训、项目经理人员项目管理培训和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及离职人员原因进行调查与效果评价、实施体系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企业培训体系的需求分析;第六部分优化企业内部培训实施体系,构建外部培训多方合作体系,完善培训的配套保障措施;第七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与展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培训的效果,降低企业培训成本的风险,找到符合建筑行业特点的培训方法;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在满足岗位需要的同时又能实现员工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能够使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达到统一,实现双赢。

陈卓[5](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闫宁[6](2012)在《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从1980年到现在仅仅三十多年的时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从1998年的432所截止到2010年已增至1239所,每年以20%-40%的速度迅猛增长,据统计在2009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达964.8万人,比1999年增长了8.2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313.4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多,超过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由2002年的15%提高到2008年的23%,为我国在21世纪初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①,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刑,高等职业教育乘持着能力本位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业考试也试图在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与传统的技能考评和鉴定的体系接轨,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和评价模式。在经济技术飞速发展,职业变动频繁和职业内涵日趋模糊的现代社会,外显的、单一岗位技能化取向的职业能力本位日益遭到挑战,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兴起促使了新职业主义对人内在、可持续职业发展与成长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伴随着校企合作和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探索,“从技能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从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主的机械操作者到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为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从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传统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到适应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现代技术型人才”。②从单一岗位的封闭任务下的“会操作”到基于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下的“会工作”,其实质是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重构,从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转向为综合职业能力的本位,高等职业教育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指向综合职业能力,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必须要针对跨职业、跨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依据新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来进行。反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现状与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工学做一体化课程)目标要求和职业领域对人的能力综合化要求则相去甚远,传统的考试体系已经无法诊断与评价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中对完整工作过程设计与实施这样的“知识与技能”。如何建立适应当前改革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首先从历史维度和中外对比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分析的基本框架为评价制度、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功能。在描述事实过程中力求对其背后的“职业能力”及其价值预设和操作模式进行全面解读。历史维度的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一直以考试为话语方式,其知识+技能的实践方式迄今仍在深刻的影响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对其考察主要从我国古代学徒制考试到晚清学校制度化职业教育考试发展至民国职业教育考试,最后到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考试;中外对比的维度则从“职业能力本位”背景下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考试和英语文化圈国家有代表性的英国职业教育考试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历史经验的反思和中外对比,结合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当前企业人力资源所采用的评价模式、以及职业能力测评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体系,包括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制度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主体构成。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基础应当超越传统的行为主义而以理性主义哲学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论和评价论作为理论基础,评价制度设计围绕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在三个层面进行制度化设计,评价内容以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结构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和来源结合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评价方法以先前学习认定和关键事件访谈法,根据学生对完整工作过程的系统性构思的方案阐述、论证和实施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要求,又要体现顾客、委托方、社会组织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的专门性要求的三维一体全面性评价原则。因而作为评价主体必须要有这些不同价值取向的主体构成,因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都要纳入到评价主体之中从而形成多元的评价主体。

宋磊[7](2009)在《专家技能的养成研究 ——从新手到专家》文中指出海德格尔在给同学的一封信中写到:“也许哲学以最强烈、最持久的方式向人们指出,人总是一个刚开始的新手。哲学探讨最终无非就是意味着一个刚开始的新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是一个新手,向死而生,寻找人生的真谛。探索新手到专家的成长过程是一件充满挑战、富有趣味,同时又极具价值的工作。专家技能在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显现自身,依次向我们展示人是如何从起点出发,经历了何种磨砺,才得以到达彼岸的。专家技能的养成研究对于以技能培养为已任的职业教育颇有意义。专家技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能力,而是具有自身的显着特征。本文首先从基本特征、心智特征和动作特征等维度剖析了专家技能的内涵,并进一步辨析了专家技能与职业能力的不同功能定位,着力从以下四个维度试图揭示其养成过程:首先,从“文化观”和“生涯观”的视角:一方面,专家技能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对文化的依存,将之放诸东西方文化对照的视野下,可以发现志趣迥异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专家技能的养成又依存于个体的生涯发展,并在个体的生涯发展中成其所是,生涯发展的重大课题决定了专家技能养成的起点、方向,甚至最终成就。剖析专家技能的养成需要在“文化”和“生涯”的整体视域下,赋予更为全面的解读。其次,从“知识观”的视角:首先,文章从知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发生开始,逐步探寻了专家的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过程;其次,指出了默会知识与专家技能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与训练中的本体感觉和内反馈的密切关系;最后,提出了结构化的专家知识在应对实际问题时的若干困境,这些困境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加以克服。再次,从“训练观”的视角:单纯的知识积累难以获得专家技能,文章从新手成长中的若干瓶颈出发,全面阐释了训练在专家技能养成中的价值体现,以及训练是以何种方式促成了知识经验的转化。特别指出专门训练是专家技能养成中的重要环节,专门训练以其高度的“复杂性”和“精致性”成为促进专家技能养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训练中的模拟通过创设良好的“人-技术-世界”关系的方式,成为专家技能养成的重要推动力。最后,从“反思实践观”的视角:反思实践是专家技能得以升华的核心要素之一。“反思”以其再造性和超越性,推动专家技能的发展不断在终结处发端。而对于现实更具指导意义的是影响反思实践的因素,文章提出了同伴群体、个体特征、反思的触发诱因和环境四类影响因素,试图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发掘,更好的推动个体开展反思实践,促进专家技能的养成。“文化观”、“生涯观”、“知识观”、“训练观”、“反思实践观”有机地组成了对专家技能养成的多维审视。“文化”和“生涯”是专家技能养成的依存性条件,“知识”是专家技能养成的根基性要因,“训练”和“反思实践”则分别是推动专家技能进一步获得整合和升华的重要因素。文章的结尾站在专家技能养成的各个视角对职校生的成长进行了反思。以技能培养为已任的职业教育,势必要关注到技能养成的内在规律。学校职业教育作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更需要结合这一规律对目前的培养方式开展反思。专家技能养成的聚焦点在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因而,通过“文化观”、“生涯观”、“知识观”、“训练观”和“反思实践观”的多维透视,反思职校生的技能养成之路,对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质量大有裨益。

王金霞[8](2006)在《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文中指出所谓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指的是与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机器大工业生产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河北(直隶)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成效最为显着的区域之一。本论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地方史志等资料,多角度展示了河北早期现代教育体系的萌生、构建与推进的曲折进程,总结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特征与模式,概括了河北相对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论文以专题研究成篇,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部分陈述了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界定了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概念,构建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起步前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指明了论文研究构想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教育构成,通过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较,揭示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整体特征,并对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动力及动力集团进行了简要地分析。第三章对河北省教育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进行分期研究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标准,并以先声、萌芽、起步、推进四个阶段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简介。第四章、第五章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各级普通教育的发展概况逐一分析介绍,挖掘了不同类型教育产生的动因,理清了发展脉络,总结了历史成绩与局限。第六章对在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评述历史人物的教育实践,挖掘教育思想,客观评价了他们对河北乃至整个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所起的作用。第七章总结概括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对比得出本区域所独具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第八章结语部分客观评价了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并着眼于整个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得出规律,阐发启示。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必然产物。本论文分析、总结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不仅仅只是为了通晓过去,其中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可直接为当前河北省教育发展所吸取、借鉴。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是中国与世界现代教育制度接轨、同封建落后的传统教育决裂的过程。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又一次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面对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大潮的纷至踏来,研究一下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对当今仍在继续推进的河北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无益处。

匡瑛[9](2005)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为研究对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波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占据了高教的半边天,从其60、70年代发展至今,更是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革。本文就试图研究这段时期世界高职发展和变革的基本历程和特点,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把握高职发展的基本走向。并以此为基础,着重我国高职目前的热点问题从国际和历史的维度进行比较研究。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言。主要交代了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范围与限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及概念界定。并对已有研究做了梳理和归纳,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比较教育学视野中的高职;一是对我国高职现实问题的研究。通过梳理发现其中有些欠缺和空白需要填补,也成为本论文思路拓展的空间和努力的方向。本章是全文写作的基础。 第二章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历史研究。主要对高职发展的历史路径做了较为简单的回顾,分为二战前和二战后两时段,着重对二战后高职各个时期的发展轨迹及特点、原因做了阐述。从历史的维度,总结出高职发展的若干规律与趋势,大致如下:1)高职所服务的目标经历了社会——经济——社会和教育——经济和教育的调整,然后过渡到三种目标同时兼顾;2)高职的产生最初并不是主要由于经济原因,而更多的则是教育内部和社会的需要,其学制的上延更是教育内部的因素所致;3)其精英化倾向有深刻历史原因;4)高职的学校本位和工作本位的摇摆有其历史根源;5)多样化是高职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三章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国别研究。主要对美、澳、德、英、日和中国台湾6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及地区高职的基本发展脉络、特点及趋势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以重大政策及重要事件变化为线索。这为后文的国际研究提供了比较的依据。 美国以开放、便捷和灵活的社区学院为核心的高职,扮演了一种普及公民教育的角色,它在新世纪面临着如质量问题、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冲击等挑战;澳大利亚以TAFE为核心的高职体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家资格框架所搭建的“立交桥”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与市场的紧密结合的多元办学赢得了世界的掌声,但目前它还面临着“谁为TAFE买单”的困惑,在新的时代特征的驱动下TAFE的课程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德国以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为主体的高职,以其培养出的高技能和切合企业、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而闻名于世,它在教育上的分权与自治及一以贯之的法律保障,加上对教师的高标准及对实践能力的强调塑造了其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但它也面临着统一后高失业率的问题,以及新时代对能力要求和专业设置的新变化;英国的高职以课程为主线、证书体系为特征,其特点是衔接贯通的教育体系、规范的资格标准及其实施、对关键能力特别重视,它面临着重心从学校到工作的转移、各类教育的融合,且受终身教育理念的驱动,让更多的人有可能接受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日本以由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和专门学校共同组成的合理的高职结构而名

胡颖[10](2002)在《基于网络的中国建筑史CAI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梳理中国建筑教育和中国建筑史教学的传统出发,以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课程整合、结合信息技术等6个方面,探讨和提出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改进中国建筑史教学的一些新构想。并对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设计,加以重点研究。在分析中国建筑史课件制作现状和剖析现阶段高校课件制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建筑史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策略和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在实践上对中国建筑史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IMCAI)课件的系统平台、课程部分章节的开发及动态资源库的建设,作了积极的尝试。整个课件系统利用网络特性,采用开放型超媒体结构,包含课堂演示、教师讲义、作业批改及展示、试题库、讨论区、调查区、资料查询、公告栏、教师管理等9个子系统,内容可根据教学情况及时更新,既方便教师课内外的教学及指导,又方便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木工高级工理论考试试题答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工高级工理论考试试题答案(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的结构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深化改革需要系统研究教材问题
        四、碎片化问题是阻碍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改革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
        二、职业能力
        三、教材知识
        四、结构化问题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研究的整体情况
        二、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的碎片化问题研究
        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的结构化问题研究
        四、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文献综述的核心结论
    第五节 研究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六节 方法论与技术路线
        一、综合概念思辨与资料实证
        二、研究方法论合理性的阐明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教材内容结构的典型问题与结构化思维
    第一节 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内容结构的典型问题
        一、样本教材内容结构的典型问题
        二、样本教材具有碎片化问题的比例
    第二节 解决碎片化问题需要结构化思维
        一、结构化思维强调教材知识来源于系统工程
        二、结构化思维关注教材内容的深层逻辑脉络
        三、结构化思维关注教材内容的实际使用结构
    第三节 形成教材内容结构化思维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有机体理论基础
        二、多元认识论哲学根据
        三、职业教育课程论基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材内容设计的五条逻辑及其整合问题
    第一节 教材内容五条逻辑线索的协同问题
        一、传统教材逻辑的结构论
        二、漏斗论对结构论的补充
        三、漏斗论的教材五层结构深度
    第二节 教材内容的“三位一体”结构
        一、教材内容结构认识的术语学借鉴
        二、三个世界中的“三位一体”结构论
        三、教学内容的“行动—效果”构合结构
    第三节 “三位一体”教材内容的结构关联问题
        一、工作世界与思维世界对接的迷失
        二、思维世界与符号世界对接的脱节
        三、符号世界和教与学世界对接的脱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材的职业逻辑及其继承与转化问题
    第一节 职业逻辑的内涵及作用机制
        一、职业逻辑的内涵与功能
        二、职业逻辑对教材内容的构造作用
        三、职业逻辑的表达机制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工作任务转化成为教材内容的问题
        一、以工作领域确立教材“章内容”目标
        二、以工作任务明确教材“节内容”目标
        三、以职业能力明确教材“课内容”目标
    第三节 职业能力转化成为教材内容要素的问题
        一、职业能力转化为教材内容要素
        二、确定教材内容要素的三种模式
        三、样本教材表达职业能力要素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材的知识逻辑与符号逻辑问题
    第一节 知识逻辑的框架及问题分析
        一、知识逻辑的内涵
        二、知识逻辑的维度
        三、知识逻辑的维度组合
        四、知识逻辑的问题及分析
    第二节 符号逻辑的框架及问题分析
        一、符号逻辑的内涵
        二、符号逻辑的维度
        三、符号逻辑维度的组合
        四、符号逻辑的问题及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材的教学逻辑与学习逻辑问题
    第一节 教材的教学逻辑及其问题分析
        一、教材教学逻辑的具体内涵
        二、教材教学逻辑的问题与分析
    第二节 教材的学习逻辑及其问题分析
        一、教材学习逻辑的具体内涵
        二、学习逻辑的问题与分析
    第三节 逻辑互动的问题与分析
        一、教学逻辑与学习逻辑互动的内涵
        二、教学逻辑与学习逻辑混淆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构清晰度引领的扇型设计模式
    第一节 教材结构清晰度概念的提出与改进
        一、教材结构清晰度概念的提出
        二、教材结构清晰度概念的完善
        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的结构清晰度
    第二节 结构清晰度引领的扇型设计模式
        一、教材的扇型设计模式整体图示
        二、以职业逻辑为主线确立教材的目标及框架
        三、以知识逻辑为主线确立教材的内容结构
        四、以符号逻辑为主线确立教材的呈现方式
        五、以教学逻辑为主线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
        六、以学习逻辑为主线完善教材的呈现方式
    第三节 基于扇型设计模式的教材开发
        一、教材开发的准备工作阶段
        二、教材开发的内容结构标准化阶段
        三、教材开发的内容撰写阶段
        四、教材开发的内容改进阶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教材内容结构标准
    附件2 教材内容分析的变量
    附件3 受访对象情况表
    附件4 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1.1.3 实施“双证书”课程模式的技术基础
    1.2 研究问题缘起
        1.2.1 构建国家资格框架的需要
        1.2.2 教育实践中的困惑
        1.2.3 课题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1.3 研究的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双证”对接
        1.4.2 “双证书”课程
        1.4.3 “双证书”课程模式
        1.4.4 “双证书”课程教材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内研究综述
        1.5.2 国外相关研究
        1.5.3 文献研究评述
    1.6 研究假设、思路、内容和方法
        1.6.1 研究假设
        1.6.2 研究思路框架
        1.6.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4 研究方法
        1.6.5 拟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实践要求的“双证书”课程模式
    2.1 “双证书”课程模式建构的理论支撑
        2.1.1 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2.1.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程实施方式
        2.1.3 基于行为主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方式
        2.1.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体关系
    2.2 “双证书”课程模式建构理念
        2.2.1 以价值建设为课程模式建构宗旨
        2.2.2 以结构功能关系建构课程模式框架
        2.2.3 以“实践”为课程模式的灵魂
        2.2.4 以职业愿景培养为发展驱动力
    2.3 “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目标和功能
        2.3.1 “双证书”课程模式目标
        2.3.2 “双证书”课程模式功能
    2.4 “双证书”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
        2.4.1 “双证书”课程观
        2.4.2 “双证书”课程目标
        2.4.3 “双证书”课程开发方法
        2.4.4 “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
        2.4.5 “双证书”课程评价
    2.5 “双证书”课程模式结构透视
        2.5.1 “双证书”课程模式的子系统
        2.5.2 子系统要素的联系及作用
        2.5.3 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及作用
    2.6 “双证书”课程模式特征
第3章 “双证书”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反思
    3.1 职业院校现行的“双证书”课程模式
        3.1.1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种类
        3.1.2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目标和功能
        3.1.3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要素的内涵
    3.2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的成效与不足
        3.2.1 “双证书”课程模式实施成效
        3.2.2 课程模式目标功能的不足
        3.2.3 课程模式要素内涵存在的缺憾
    3.3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实施情况反思
        3.3.1 “双证书”课程模式存在问题产生根源的探究
        3.3.2 “双证书”课程模式改进优化的着力点
第4章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经验借鉴
    4.1 课程开发领域的经验
        4.1.1 美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4.1.2 英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4.1.3 德国“双元制”课程开发
    4.2 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施方式——工作本位学习
        4.2.1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工作本位学习实践
        4.2.2 英国职业教育课程工作本位学习实践
    4.3 评述和启示
        4.3.1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评述
        4.3.2 启示
第5章 建立“双证书”课程开发工作规范
    5.1 厘清“双证书”课程开发工作规范建设内容
        5.1.1 把握“对接”视域下“双证书”课程价值观内涵
        5.1.2 明确课程开发工作规范的建设要求
    5.2 规范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方法
        5.2.1 规定国家职业标准分析方法
        5.2.2 规范国家职业标准的课程化转化方法
        5.2.3 规定课程开发程序及步骤
    5.3 规范课程开发主体及其职责
        5.3.1 廓清课程开发主体
        5.3.2 明晰课程开发主体职责
    5.4 规范利益相关者评价课程本体质量的方式
        5.4.1 建立“双证书”课程认证规则
        5.4.2 构建课程本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4.3 规定课程本体质量评价程序
第6章 提升“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成效的举措
    6.1 优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对接”方法
        6.1.1 强化行为式教学目标与职业认同感的联系
        6.1.2 强化生成性教学目标与情境设计的联系
        6.1.3 强化表现性目标与自我建构学习方式的联系
        6.1.4 采用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学习成果评价形式
    6.2 优化“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设计的实例
        6.2.1 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实例
        6.2.2 实训课程设计实例
    6.3 重视教材对“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成效的助推作用
        6.3.1 完善教材的交互功能
        6.3.2 改善教材内容与教学情境的适配性
        6.3.3 改善教材内容传递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适配性
    6.4 "双证书"课程教材设计应用实例
        6.4.1 国家职业标准融入教材的设计实例
        6.4.2 “双证书”教材交互功能设计实例
第7章 实施“双证书”课程模式的保障
    7.1 建立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机制
        7.1.1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联动机制
        7.1.2 建立用人单位诉求与课程建设联动机制
    7.2 建立保障两个“标准”要素对接的机制
        7.2.1 制定两个“标准”分析报告制度
        7.2.2 制定两个“标准”对接工作细则
    7.3 建立提升教学实施能力的机制
        7.3.1 建立教学资源合作建设机制
        7.3.2 建立提升教学实施水平的机制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概述与相关理论
    2.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概述
        2.1.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
        2.1.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2.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
        2.2.1 人事管理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薪酬激励理论
        2.2.4 绩效管理理论
3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新柏煤矿概况
    3.2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及管理现状分析
        3.2.1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现状
        3.2.2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方式
    3.3 新柏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
        3.3.1 外部环境分析
        3.3.2 内部环境分析
4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4.1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要求及目标
        4.1.1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要求
        4.1.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
        4.1.3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设计的内容
    4.2 新柏煤矿招聘管理体系构建
        4.2.1 新柏煤矿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
        4.2.2 招聘需求设计
        4.2.3 招聘渠道设计
        4.2.4 招聘流程设计
        4.2.5 甄选方法设计
    4.3 新柏煤矿培训与开发管理体系构建
        4.3.1 培训与开发管理体系设计的要求
        4.3.2 培训需求分析
        4.3.3 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
        4.3.4 培训效果评估
    4.4 新柏煤矿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4.4.1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要求
        4.4.2 绩效目标的制定
        4.4.3 关键绩效指标设计
        4.4.4 绩效考核方法选择
    4.5 新柏煤矿薪酬管理体系构建
        4.5.1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要求
        4.5.2 薪酬内容与结构设计
        4.5.3 薪酬标准及等级设计
5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实施
    5.1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5.2 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5.3 新柏煤矿招聘管理体系的实施
    5.4 新柏煤矿培训与开发管理体系的实施
    5.5 新柏煤矿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
    5.6 新柏煤矿薪酬管理体系的实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扬建集团职业培训体系的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培训理论的文献回顾与最新发展动态
        1.2.2 建筑类企业员工培训的模式与特征研究综述
        1.2.3 系统化培训模式的研究综述
        1.2.4 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科学管理理论与员工技能培训
        2.2.2 行为科学理论和员工态度培训
        2.2.3 系统理论与员工学习能力培训
    2.3 相关工具
        2.3.1 培训方法
        2.3.2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3 扬建集团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3.1 扬建集团背景介绍
        3.1.1 扬建集团总体概况
        3.1.2 扬建集团人力资源现状
    3.2 扬建集团员工培训现状
        3.2.1 扬建集团员工培训实施现状
        3.2.2 扬建集团培训管理责任主体
        3.2.3 扬建集团员工培训管理系统与流程
4 扬建集团员工培训效果的专项调查与问题分析
    4.1 扬建集团员工培训效果调查及效果评价
        4.1.1 一线员工培训效果分析
        4.1.2 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效果分析
        4.1.3 班组长培训效果分析
        4.1.4 项目经理培训效果分析
        4.1.5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效果分析
        4.1.6 扬建集团离职人员分析调查
    4.2 扬建集团员工培训实施体系的问题
        4.2.1 培训组织管理的问题
        4.2.2 培训设计与实施管理方面
        4.2.3 培训评估与效果迁移管理方面
    4.3 扬建集团员工培训实施体系问题的原因
        4.3.1 培训组织管理方面
        4.3.2 培训设计与实施管理方面
        4.3.3 培训评估与效果迁移管理方面
5 扬建集团培训体系的需求分析
    5.1 扬建集团的需求评估模式
    5.2 扬建集团的企业环境
    5.3 扬建集团的组织分析
    5.4 工作岗位分析
    5.5 扬建集团培训需求人员分析
        5.5.1 一线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5.5.2 技术人员培训需求分析
        5.5.3 班组长培训需求分析
        5.5.4 项目经理培训需求分析
        5.5.5 企业高层培训需求分析
    5.6 扬建集团培训需求分析结果
6 扬建集团培训体系结构优化与保障措施
    6.1 扬建集团内部培训实施体系结构优化
    6.2 扬建集团外部培训多方合作培训体系的构建
        6.2.1 发挥政府的服务性功能
        6.2.2 发挥培训咨询机构的作用
        6.2.3 发挥学校的作用
        6.2.4 建立企业的多方合作网络平台
        6.2.5 培训模式的创新
    6.3 扬建集团培训体系的保障措施
        6.3.1 激励式管理的雇佣制度和薪酬制度
        6.3.2 建立人性化的企业组织文化
        6.3.3 培训组织机构、经费、师资保障制度
        6.3.4 人事考核制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前人研究状况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2.2.1 初始环节
        2.2.2 准备环节
        2.2.3 实施环节
        2.2.4 赛后反馈环节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3.1.1 题目的应用性
        3.1.2 题目的综合性
        3.1.3 题目的开放性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切入视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
        1.1.2 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1.1.3 政策要求:以评价改革促质量提高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典型工作任务
        1.4.2 学习性工作任务
        1.4.3 综合职业能力
        1.4.4 完整工作过程
        1.4.5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1.5 文献综述
        1.5.1 古代学徒制考试的相关文献梳理
        1.5.2 近代实业学堂和职业学校考试文献梳理
        1.5.3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考试的文献梳理
        1.5.4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文献梳理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历史发展
    2.1 我国古代学徒制学业考试
        2.1.1 家传师授、行会介入——学徒考试的评价主体
        2.1.2 制作技艺、个人能力——学徒考试的评价内容
        2.1.3 以律为准、法度检验——学徒考试的评价方法
        2.1.4 职业准入、考诚行罪——学徒考试的功能发挥
        2.1.5 行会操控、国家介入——学徒考试变异与没落
        2.1.6 对我国古代学徒考试的反思
    2.2 晚清时期实业学堂学生学业考试
        2.2.1 招考入学、考学相伴——实业学堂考试的制度设立
        2.2.2 专职教员、各级官僚——实业学堂考试的评价主体
        2.2.3 技术学理、操作技艺——实业学堂考试的内容与方法
        2.2.4 西法引进、量化评分——实业学堂考试的评价标准
        2.2.5 奖励出身、赏以职衔——实业学堂考试功能的发挥
        2.2.6 对近代实业学堂考试评价的反思
    2.3 民国时期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
        2.3.1 制定规程、健全表簿——职业学校学生考试评价制度
        2.3.2 分类考选、门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入学考试
        2.3.3 品学兼顾、重视实习——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评价内容
        2.3.4 分期分类、量化记分——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评价方法
        2.3.5 资格铨定、分发工作——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功能发挥
        2.3.6 称谓转变、专职教员——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评价主体
        2.3.7 对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考试评价的反思
    2.4 建国以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考试
        2.4.1 前中后高、前后交叉——五年制“高职班”学生学业考试制度
        2.4.2 沿袭普高、学籍管理——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业考试制度
        2.4.3 能力本位、双证考核——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试
第3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现实困惑
    3.1 考试话语
        3.1.1 客观显性的知识——纸笔测验的内容
        3.1.2 封闭任务及表现——操作技能的滥觞
        3.1.3 公式换算及分数——评价标准的随意
        3.1.4 工作过程的缺失——职业能力的苍白
    3.2 案例剖析
        3.2.1 题型设计
        3.2.2 基本理念
        3.2.4 操作程序
        3.2.5 信度效度
    3.3 传统之忧
        3.3.1 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
        3.3.2 学科依附型的职业知识
第4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国际比较
    4.1 德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4.1.1 法律完备、行业实施——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考试制度体系
        4.1.2 严格录取、外部接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及毕业考试
        4.1.3 新旧并存、过程凸显——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考试评价的内容
        4.1.4 灵活多样、有机结合——德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方法
        4.1.5 过程导向、分级描述——德国职业教育考试的评价标准
        4.1.6 行业协会、企业资质——德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主体
    4.2 英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4.2.1 国家主导、行业推行——英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制度
        4.2.2 课业任务、技能导向——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
        4.2.3 多样组合、注重证据——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方法
        4.2.4 细化分解、等级评定——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标准
        4.2.5 持证上岗、评督结合——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主体
    4.4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的比较与反思
        4.4.1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制度的比较与反思
        4.4.2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内容的比较与反思
        4.4.3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反思
        4.4.4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标准的比较与反思
        4.4.5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主体的比较与反思
第5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基础
    5.1 对传统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反思
        5.1.1 传统职业能力本位解析
        5.1.2 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重构
    5.2 职业教育能力本位重构的理论基础
        5.2.1 理性主义哲学
        5.2.2 建构主义理论
第6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体系改革
    6.1 四方联动、分层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
    6.2 职业效度、典型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内容改革
        6.2.1 职业技能大赛内容的启示
        6.2.2 企业人才评价内容的探索
        6.2.3 高职学习性工作任务探索
        6.2.4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任务
        6.2.5 学业评价内容设计的方法
    6.3 过程追问、结果佐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改革
        6.3.1 证据支撑、先前认定——RPL(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
        6.3.2 详尽描述、事件访谈——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6.3.3 两次评价、互相印证——RPL在先、BEI在后
    6.4 三维一体,整体评判——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设计
        6.4.1 职业技能大赛评分标准
        6.4.2 学业评价标准三维维度
        6.4.3 学业评价标准实证案例
    6.5 分层构成、主体多元——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主体构成
第7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7.1.2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体系需要重新设计
        7.1.3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模式需要整体化的改革
    7.2 未来展望
        7.2.1 实训基地、职教集团——推行区域性的“国家考试”
        7.2.2 完整结构、社会过程——提高评价任务的“典型性”
        7.2.3 专项投入、校企共担——合理分摊学业评价的成本
        7.2.4 推进课改、促进发展——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功能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专家技能的养成研究 ——从新手到专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脉络
    第三节 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专家技能及其特征
    第一节 专家技能的特征
    第二节 专家技能和职业能力辨析
    第三节 技术哲学视域下的专家技能
第三章 专家技能养成的依存:文化观与生涯观
    第一节 专家技能养成的文化依存
    第二节 专家技能养成的生涯依存
    第三节 自我在专家技能的发展中获得整合
第四章 专家技能养成的根基:知识观
    第一节 专家技能视域下的知识
    第二节 专家技能视域下的知识发生
    第三节 专家技能视域下的知识转化
    第四节 从结构化到去结构化
第五章 专家技能养成的整合:训练观
    第一节 专家技能在实践中展现自身
    第二节 经验和训练的价值体现
    第三节 专门训练的实施
    第四节 专门训练中的模拟
第六章 专家技能养成的升华:反思实践观
    第一节 专家技能在反思实践中提升
    第二节 影响反思实践的四种因素
第七章 反思职校生的技能养成之路
    第一节 “文化观”和“生涯观”的视角
    第二节 “知识观”和“训练观”的视角
    第三节 “反思实践观”的视角
结语
附录一: 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有关文件
附录二: 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的解释表
附录三: 职业锚的特点与激励方式表
附录四: 学生生涯服务调查问卷
附录五: 应届毕业生职业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六: 人格分类的维度解释及测验
参考文献
后记

(8)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2 研究本论文的现实意义
    1.3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研究构想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综述
    2.1 中国传统教育的构成
    2.2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之比较
    2.3 清末传统教育的式微与现代教育的勃兴
    2.4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动因分析
第3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
    3.1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应遵循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3.2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阶段综述
第4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上)
    4.1 近现代河北的小学教育
    4.2 近现代河北的中学教育
    4.3 近现代河北的高等教育
第5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下)
    5.1 近现代河北的军事教育
    5.2 近现代河北的师范教育
    5.3 近现代河北的实(职)业教育
第6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历史人物研究
    6.1 吴汝纶与莲池书院——举中外学术会于一冶,以陶铸而裁成之
    6.2 严修教育实践与思想述评——泰西之学为当急,孔孟之道不可畔(叛)
    6.3 袁世凯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政治家视野中的教育变革
    6.4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中华文化和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一个产儿
第7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
    7.1 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类型分析
    7.2 各种模式形成根源浅析
    7.3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
第8章 结语
    8.1 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
    8.2 从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已有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构架
    第六节 概念厘定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历史研究
    第一节 二战前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二节 二战后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历史发展中的若干规律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国别研究
    第一节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第二节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第三节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第四节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第五节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第六节 中国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第四章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国际研究
    第一节 战后影响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的两大思潮
    第二节 社会文化传统因素对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影响
    第三节 政府、高校和企业/行业在世界高等职业教育运作中的角色
    第四节 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第五节 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本位观的嬗变与发展趋势
    第六节 当前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最新趋势
第五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中的热点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大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第二节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第三节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问题
    第四节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问题
    第五节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招考制度问题
    第六节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问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10)基于网络的中国建筑史CA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古代中国建筑教育概述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建筑教育概述
    第三节 中国建筑史教学基本情况
第二章 探索当前中建史教学改革新途径
    第一节 中国建筑史课程对于中国建筑教育之特殊意义
    第二节 当前中国建筑史教学各要素内涵
    第三节 现阶段对中建史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
    第四节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研讨中建史教学
第三章 中建史CAI课件试制项目——一次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中建史教学的初步尝试
    第一节 中建史CAI课件概念
    第二节 国内中建史课件研发现状
    第三节 研发中建史课件要注意的问题和要处理好的关系
    第四节 中建史CAI课件设计指导思想与策略
    第五节 中建史CAI课件设计方案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建筑史》(第四版)学生使用情况调查表
附录二中国建筑史CAI课件光盘
致谢

四、木工高级工理论考试试题答案(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的结构化问题研究[D]. 宾恩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D]. 龚雯. 天津大学, 2017(04)
  • [3]新柏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与实施[D]. 支永东.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3)
  • [4]扬建集团职业培训体系的结构优化研究[D]. 孙晨. 扬州大学, 2014(02)
  • [5]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6]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闫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7]专家技能的养成研究 ——从新手到专家[D]. 宋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8]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 王金霞. 河北大学, 2006(09)
  • [9]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 匡瑛.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10]基于网络的中国建筑史CAI研究[D]. 胡颖. 浙江大学, 2002(01)

标签:;  ;  ;  ;  ;  

木工高级工程理论考试答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