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形成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陆晨程[1](2020)在《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校本化课程体系是学校在遵循国家教育目的的大前提下,在学校教育哲学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为了满足学校和师生的发展,在利用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结构优化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三类课程而形成的课程体系。校本化课程体系是学校课程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课程体系发展的高级阶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学校越来越关注校本教育,重视个性化和素质化的发展。同时不断思考审视学校文化和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关系,提出要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使校本化课程体系植根于学校文化,将学校文化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缘起和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文献的综述,进一步了解掌握了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研究的思路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等。这是本研究进一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本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指导。然后是对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通过访谈调查、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展示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现实情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为下文引出“学校文化”这个重要变量提供合理性的依据。其次直切主题,对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进行内涵上的厘清,并进一步分析其结构要素。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文化和校本化课程体系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基于学校文化建构校本化课程体系的价值和意义,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立题支撑。进而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建构,包括校情分析、目标设置、结构组织、具体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最后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选取了浙江省四所小学,以各自不同学校文化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特色化的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并且深入分析了案例学校在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过程的可借鉴经验及反思总结等。进一步对校本化课程体系的成果进行提炼,尝试得出构建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一般模式并提出了基于学校文化进行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建议等。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2](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杨凯良[3](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郑国富(Tey Kok Fu)[4](2019)在《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与多元化的社会里,价值选择是多样、多重、多元的,这种状态凸显了学校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与必然性。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学校生活的日常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的实际出发,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个部分(五章)。第一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概述。核心价值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过程。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具有包容性、共存性、完整性、相容性、共生性及内聚性等特征。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起源;哲学的价值论和心理学的社会学习论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核心价值教育对完善个体品格、提升学校文化及引导社会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价值。第二章是现状调查及相关问题讨论。围绕学校环境、个体现况与社会现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在办学经费、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信息化的社会让学生的个人主义日益膨胀,学生不懂得感恩、不愿意奉献都是学校教育面对的重要挑战;惩罚制度、行为评价与榜样示范等教育方法都有待改进。在变革的时代,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需要面对很多价值选择上的冲突,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应该使用谁的价值”与“核心价值应该怎么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理论建构。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生活(班级及社团生活)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品质,以便实现独立中学一直强调的全人教育。为了实现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论文建构了独立中学核心价值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七大核心价值:尊重、责任、诚信、正义、善良、奉献及感恩,并试图建立起这七大核心价值的内在关联。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需要遵循民主公正、独立自主、共同参与和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第四章是对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核心价值教育牵涉学校的三种主体和四种力量,主体分别是学生、导师与领导者,力量分别是个体的意志力、导师的执行力、团队的领导力以及制度的约束力,这些能力建设是实践的先决条件,对实践计划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通过多个实践计划来实施,这些计划包括服务学习、助学认养、校园美化、家校合作、国际交流,所有的活动都在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中展开,通过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养成人的核心价值品质。论文还结合实践探讨了实施核心价值教育的具体策略。第五章分析了核心价值教育的成效,反思了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和谐文化和办学特色,学生能够自发地组织自己的学校生活,不少教师、家长及校外人士对核心价值教育表示认同。反思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在价值认同的难度、道德的宽容度、生活与教育的融合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展望未来,希望核心价值教育能够成为独立中学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补充,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行为改善。
项红专,唐琼一,黄芳[5](2019)在《名校长的重要职责:凝练学校教育哲学》文中研究表明凝练学校教育哲学既是名校长的重要职责,也是名校长培养的核心任务。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主要由发展愿景、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构成。学校教育哲学是办学实践的指南、课程建设的基础、特色形成的关键和校长成熟的标志。凝练学校教育哲学的操作要领为:发展愿景体现沟通、认同、生动,办学理念体现简洁、独特、真实,育人目标体现共性、个性、具体。
黄嘉熠[6](2019)在《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双一流”建设工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又一重大国家战略正在紧密进行中。全国众多高校全力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奋斗目标迈进。而教育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担负着培养学术型人才以及教学科研人员的任务,也承担着面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教师以及参与高校教师教学培训的工作。在新形势下推进教育学科迈向世界一流行列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取了在2015-2017三年中QS世界大学教育学科排行榜中排名居前20的学科中的五个教育学科作为研究对象。这5个学科各具代表性,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一流教育学科所应具备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文本分析方法以及历史研究方法对这所选取的五个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进行探究。通过文献和文本梳理得出了这五个教育学科各自的学科发展脉络、学术传统和学科的代表人物与其研究成就并基于以上三个部分理出五个教育学科在学科发展上的一些特色并概纳出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所具有的学科特色。最后通过分析探究所得,为我国教育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教育学科提出一些看法。具体而言全文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五个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探讨。主要涉及推进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以及部分人物。第二部分,探究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术传统,主要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学生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内容着手。即对儿童研究蓬勃发展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突破学科分野实现跨学科发展的哈佛大学教育学科;强调定量研究方法以推进纵向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科;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科;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香港大学教育学科这五个学科在学生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探究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各教育学科的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就。即对孟禄、霍尔姆斯、康纳利以及谢弗勒四位教育学学术大师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叙述。这些学者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所在学院的发展。最后一部分是在前几个部分的基础上对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进行概纳。本文所选取的五个教育学科所具有的特色各有不同。哈佛大学教育学科强调教育研究以增进社会福祉;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可用质与量并存来表现;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科因其国家特性十分注重其学科发展的社会公平性质;港大教育学科显现出中西交融的学科特色。与此同时,在这些不同特色中也可以探析出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所共有的特色。这些学科皆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拥有独特的学术传统、囊括世界一流的师资并且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郑晓萍[7](2019)在《香港幼儿园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当前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世界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个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其首要条件应是教师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改革,则正是教师开始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将原本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权力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得课程开发不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官方的专属权利,让教师也拥有了部分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这种以合作方式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赋予教师以自主权来决定校本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还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初始阶段。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也在积极而深入展开。自2001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幼儿园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师(以下简称“幼师”)要从园本的条件出发,以平行的方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并结合班本幼儿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并灵活地执行。这在一方面为中国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确立了开放性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充分肯定了幼师在幼儿园开发校本课程的作用和地位。踏进二十一世纪,香港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制度和课程改革,明确其对香港中学、小学及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除此之外,自2017年起香港地区政府还为幼儿园推出免费优质幼儿园教育政策,政策通告指出,幼儿园需配合官方《幼儿园教育课程指引》(2017)的要求,发展以“儿童为本”为核心概念的校本课程,并明确提出幼师必须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这意味着赋予幼儿园和幼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利和职能。但这一政策同时也对幼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师要由以往惯性被动、只执行规定课程教育而变为课程开发的主动者,需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中去,并成为课程开发者、设计者、反思实践者甚至研究者。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深厚的课程理论和专业化技能,这是当下幼师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纵观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发现幼儿园与幼师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均存在很多问题,幼师开发校本课程亦存在很多困难与疑惑,而幼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缺乏正是校本课程开发面临主要困难。幼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会遇到甚么问题?幼师需要具备甚么的能力?哪些策略有助提升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这都是亟待研究的关键。当下,不仅有关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研究极为缺乏,有关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策略就更为稀少。加上香港幼儿教育推行校本课程发展至今,对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以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策略研究也属极为罕见。因此,本论文对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现况、提升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总结了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与提升幼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经验,相信在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香港幼师在校本课程及到校培训等未来发展方向上将有一定帮助。除此之外,论文中所提倡的推动幼儿园校本课程发展、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甚至鼓励及支持幼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分析幼师课程开发的能力等,都是当前幼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本研究有助于提高业界对于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和提升幼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另外,也为香政府及幼师培训机构在设计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培训课程时,提供了一些参考。论文基于校本课程开发能促进幼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试图通过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从香港幼儿教育的视角,从两大方面进行重点阐述:一,运用问卷及访谈的方式,对香港130多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认知、态度及困难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现况及困难;二,笔者以行动研究的方式,针对幼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的困难,设计出了适合幼师需要的策略,即以“到校专业支持服务”的校本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介入,介入香港一所幼儿园,以课程专家的身份作指导,鼓励幼师从过去被动的角色转变成为主动的课程设计者及教研者,能切实地解决校本课程所出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让幼师边做边学,以激发幼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断总结和反思校本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以此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解决过去幼师在校本课程中不知“如何做”及“没有能力做”的困难。同时,笔者还阐述了“到校专业支持服务”(On-site professional support services)对提升幼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认知、态度,以及对幼儿园开发“儿童为本”的校本课程等方面的效能,以形成本文的结果及结论。最后,笔者肯定了本文以行动研究为基础的“到校专业支持服务”的校本培训模式,在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认知、态度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除了应加强幼师在入职前有关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及技能培养外,针对职后幼师培训,宜以“专家到校”的形式提供校本培训,以同行者的角色,提供实用而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并与学校的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运用行动研究的方式,理论联系实践,以培养幼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及帮助其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角色中由被动而变为主动。研究中还提供了案例及“到校专业支持服务”校本教师培训模式及架构,以期能优化香港幼师培训机构在职及职前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的内容与策略,供其他大专院校、幼儿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借鉴和参考。
刘兴璀[8](2018)在《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多元主义文化背景之下的美国高校如何造就一批适应技术发展、市场自由、政治民主的高素质人才,这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搜集、访问调查、历史归纳、案例分析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主要理论、主要方法以及方法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完整的研讨,力求在真实还原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原则,植根于美国特有的文化状况、政治制度和民族特点,剖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对其创新发展的趋势进行推理,以求对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提供合理借鉴。梳理美国建国以来240年的高校发展历史,其德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不断的质疑和再质疑的进程,最终形成了多元开放的体系。建国初期美国高校的德育方法继承了殖民地时期9所教派学院的宗教德育方法色彩,但民族国家的独立以及宗教教派的内部分化,单调的宗教方法严重阻碍了统治阶级倡导民主、共和、爱国的道德价值取向,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改革与宗教德育方法的有限度的调整在不断的冲突、调和中并存。直到19世纪,随着对人的智力的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实用哲学的出现,德育方法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世俗主义与宗教主义的论争演变成传授知识与教会技能之间的斗争,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方法、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和基于实用哲学的经验性方法构成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科学理性的框架。这种理性方法体系基本满足了美国精英化高等教育的需要。二战以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大众化、普及化,大学生更多地追求以生活为目的的教育,高校德育方法领域的正规方法逐渐弱化,高校德育效果降低,乃至发生学生运动,直到70年代高等教育领域开始进行道德的反思,力图恢复和重建高校德育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特色化、国际化、市场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任何一种主导的德育方法理论或实践都难以满足需要,多元开放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更新,展现了一个高效运行的高校德育方法领域。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由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不同程度上为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支撑着每一历史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变革的主导;人本主义从人的存在出发,阐释人的道德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体现人在道德以及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提供了高校德育方法构建的人性论基础;而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主义的立场、自然主义的原则、工具主义的价值,奠定了德育的实用价值取向。在这三种理论来源基础之上,美国高校德育领域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德育方法理论流派。比较典型的就是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和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流派,这些流派内部又涌现了各具特征的理论派别,代表了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德育方法理论发展的特征。如进步德育方法理论将德育教学与社区、事务、服务和活动联系起来,拓展了德育方法的覆盖面,也有效解决解决了道德与现实的冲突;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强调“道德两难问题”、“公正团体”等德育方法,肯定了人自身的思维发展对道德发展的影响;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致力于“评价”和“价值澄清”过程,通过价值教育活动策略以及具体操作方式的设计,澄清个人的道德价值观。这是三种德育方法理论立足于全面主义德育的立场,是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积极倡导个人的存在和个人的自由选择,鼓励学生在道德学习中要发扬个性,通过学生自我的积极探讨来获取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关怀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建立在“关怀”基础上开展德育教学,这两种德育方法理论充分显示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坚持人本主义的德育理念。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则强调知识路径的德育教学;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将完善人格的要素作为内容进行传授,体现了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显着特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恢复和重建的效果就是涌现了大量的高校德育方法主张,用以指导和变革高校德育具体方法的实施,尤其是近40年以来,美国高校德育专家和倡导者一直积极探索指导有效德育教学的方法,也探索出了众多的成果。例如在高校德育课堂直接教学方法方面,有道德问题论证法、探究教学法、理解性教学法、批判教学法、多元文化教学法等;在高校德育的间接学习法方面,有服务-学习法、联通主义学习法、分散式学习法、科研规范结构等;还有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倡导者提出的整合教学方法,如宽阔学习经验法、整合的学术法、跨学科学习法以及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等。这些有关高校德育方法的主张,不仅深化了人们对高校德育功能的认识,而且确立了方法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为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德育活动提供了方法指导。理论付诸实践,不仅能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能够真正促进目标的实现。在高校德育方法主张下的高校德育方法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关键。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形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各高校德育方法呈现各具特色、多彩缤纷的局面。但总体上离不开以讨论、讲授、渗透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和以网络、科研、服务体验、文化熏陶为主的日常德育方法两种形式。每一种方法都在不同的高校中体现为不同的形态,如讨论法中有新生研讨会、小班讨论、大班分组讨论;讲授包括互动式讲授、办公室时间、校园励志演讲等;渗透教学方法包括“课程串”、跨学科课程等;网络育德法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开放课程、MOOC等;科研育德法如伦理研究、研究伦理、绿色实验室运动、学术诚信教育等;实践育德法包括慈善服务、周末活动等;校园文化育德法如关怀社区、宗教文化、海外游学等,由此体现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多元开放的特征。通过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全面的德育方法体系,形成开放多样的德育方法实践模式,而且注重采用最新技术更新方法系统,保持其先进性;同时,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又容易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方法发展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弊端,忽视了其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产生反面道德影响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缺陷,积极构建高校大德育课堂,融合直接德育课、德育渗透课以及各种跨学科德育课,推进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等,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文兰芳[9](2017)在《大学之道 ——张楚廷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纵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大学经历了多次变革,从知识传授到科学研究,从社会服务到文化传承,大学的使命与职责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大学影响时代,时代也影响大学。不同时代,大学不同。大学延续千年的精神何在?大学是大人之学、大道之学、大德之学,当下的大学如何坚守大学的共同使命、坚守教育的初心?“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大学之道其形如何,其情如何,其名如何?作为大学灵魂的校长,张楚廷上大学、教大学、管大学,知大学、懂大学、爱大学,研究大学、奉献于大学,对上述问题他见解独到深邃,他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致力于探索一条不忘大学初心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之道。张楚廷从人出发以人为归宿,以人为核心,为天底下绝对的人自创人主义哲学。“人是神圣的思想者,人是神奇的缔造者”。人的价值是人主义的终极追求。张楚廷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教育的目标是人,教育的立足点是人的发展,其中心是人的活动。在教育生活中,尊重人、理解人、关注人、热爱人都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以人性为基点,将生命、人性和科学、公理融合创建其五大教育及人学公理,用科学公理的方式回答了人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奠定了其教育哲学基础。大学是人的需要,是人旺盛生命力的自我生成,秉承了人的自由与超越本性,自由是大学的生命。大学之道要保障大学的学术自由、办学自由和大学人的精神自由。以人主义哲学为核心的张楚廷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贯穿于其大学育人之道、学术之道与管理之道等诸方面。上述"三道"是张楚廷大学之道有机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育人之道是核心,学术之道是前提,管理之道是保障。育人之道体现了其学生观、课程观和教育观。他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维护和发展学生作为人的尊严,把对学生的尊重作为学校第一原则”。学生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基础,是大学存在的理由。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完善更高大的自己。通过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人的课程来实施人的教育,摈弃人才培养模式思想,尊重每个个体的主体性存在,大学才能更好实现大学教育为了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学术之道体现了其知识观与人才观。他坚持学术本位和师本位,尊重学术权力,全力维护学术自由,实现大学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学术价值。学术追求是大学学术共同体组织的特性。学术本位是大学的内在逻辑要求。学术精神则是大学的核心凝聚力。大学人以学术为生命,大学正是通过学术本位而体现人本位。人尽其才,财从才来。千方百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保护大学学者的学术自由,维护学者的学术权力不被侵犯,是张楚廷大学学术管理的基本理念。管理之道体现了其办学观和管理观。张楚廷的大学理念、人格魅力在大学制度保证下显示出其独特的张氏管理风格。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相结合、管与不管的辩证法熟谙于心,充分发挥校长作为大学灵魂的作用,是张楚廷作为成功的高校管理者突出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在张楚廷的大学管理思想里,管理的人、财、物、时间四要素都必须为学生、为学术、为学校的基本目标服务。学校一切事务实行目标管理和民主管理的管理原则,不管是管的最高境界。校长“法宝”就是要充分利用其“巧妙的策略,闪亮的目标,先进的观念,高尚的人格”,依靠法律和完善的大学制度处理好大学的外部关联和内部治理。张楚廷的大学之道基于人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立足于本土的高等教育实践,生成并构建了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想和方案。为了实现大学的神圣使命,大学要构建自由独立的大学精神,坚持自觉于人的教育理念,实施人文引领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回归大学教育本位,坚守大学理想和追求,不忘初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现实功利,引领社会的发展。
曾维华[10](2017)在《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文中指出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指涉人性的完整、关注健全人与整全人的培育,关注人的自由与通达,二者都为的是人性的整全、人格的独立与个性的张扬以及人的自由、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是对大学教育本身的一种超越,是对人与大学的超越性的一种哲学思考,更是对大学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人,大学教育事业原本是一项成“人“的事业,让人成为更为智慧、更为通达与健全的人,达成人的解放的归旨。这一目的的达成则需要大学人文教育,需要大力加强大学人文教育,重启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价值。因为大学人文教育的旨归在于人的解放,使人不断的走向自由,并不断维护和发展自由。人的解放是一个过程,是人的自由度不断跃升的过程,人的解放也是为着维护与发展自由的,从而促进人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了人的解放的目的的达成,就必须依托于大学人文教育。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科学教育在大学的不断引入并得到加强,使得人文教育受到了科学教育的挤压,专业主义、职业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也浸染着整个大学教育,大学人文教育遭遇着诸如:功利主义的排斥,人文学科边缘化,人文课程的地位旁落,工具理性,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大学人的自由的遮蔽,等等困境,致使了人文教育在大学旁落、式微,进而给大学教育发现人、成全人与解放人的目标带来了阻力,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就成为了人的解放的解决之道。人文教育能够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超越功利与欲望,进而促进人不断地走向解放。人的解放就是意味着要摆脱束缚,摆脱压制,超越功利,超越欲望,从各种旧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防止唯科学主义的侵蚀,防止各种限制或压抑人的枷锁,阻止人的过于功利性与物质主义的倾向,使人的发展具有人文性,促进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显现和发展,促进人不但获得物质的解放、肢体的解放等外在的解放,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深层次的是促进人走向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解放,这是人的解放的本真意义所在。作为人的解放之途的大学人文教育就需要从体制、观念、理念以及教育实践(行动)上加强大学人文教育。为了更好的彰显大学教育的神圣,凸显大学教育的灵性,施展好大学教育的智慧,让大学这一生命体更具有活力,大学这一学术组织则必然需要彰显大学人文教育,以求得人的解放。因此对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进行思考与审理是必要的。
二、如何形成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形成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 |
2.关于校本化课程体系的研究 |
3.关于学校文化和校本化课程体系关系的研究 |
4.相关研究总结和展望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研究创新点 |
一、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问题归因 |
(一)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现状调查 |
1.访谈调查 |
2.案例分析 |
(二)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1.文化障碍 |
2.操作障碍 |
3.技术障碍 |
4.资源障碍 |
(三)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原因探析 |
1.课程体系与学校文化的结合不充分 |
2.学校主体的课程整合意识不强 |
3.校本化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与建构不完善 |
4.校本化课程体系的资源保障不全面 |
二、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意蕴 |
(一)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内涵诠释 |
1.概念界定 |
2.基本特点 |
(二)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要素构成 |
1.学校文化的要素构成 |
2.校本化课程体系的要素构成 |
(三)学校文化与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关系厘清 |
1.学校文化指引校本化课程体系 |
2.校本化课程体系彰显学校文化 |
三、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基础 |
(一)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条件 |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政策支持 |
2.学校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的内驱力 |
3.社会各方力量的调动支持 |
(二)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价值 |
1.落实学校独特的文化理念 |
2.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
3.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
(三)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原则 |
1.目标导向原则 |
2.整体设计原则 |
3.动态个性原则 |
4.协同参与原则 |
5.反馈调整原则 |
四、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建构 |
(一)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前期准备 |
1.学校基本情况调研 |
2.学校课程设计团队组建 |
(二)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目标设置 |
1.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目标的内涵 |
2.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目标设置的来源 |
3.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目标设置的原则 |
(三)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 |
1.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内容的价值内涵 |
2.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内容的构成 |
3.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 |
(四)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组织 |
1.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结构组织的涵义 |
2.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结构组织的标准 |
3.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结构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五)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 |
1.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实施的涵义 |
2.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实施的途径 |
3.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实施的影响因素 |
(六)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评价 |
1.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评价的对象 |
2.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评价的取向 |
3.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评价的方法 |
五、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路径例举 |
(一)以学校文脉为主导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 |
1.校情分析 |
2.目标设置 |
3.内容组织 |
4.具体实施 |
5.评价体系 |
6.总结反思 |
(二)以社区区域文化为主导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 |
1.校情分析 |
2.目标设置 |
3.内容组织 |
4.实施评价 |
5.总结反思 |
(三)以校长文化为主导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 |
1.校情分析 |
2.目标设置 |
3.内容设计 |
4.组织结构 |
5.评价体系 |
6.总结反思 |
(四)以师生文化为主导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 |
1.校情分析 |
2.目标设置 |
3.内容组织 |
4.具体实施 |
5.评价体系 |
6.总结反思 |
六、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 |
(一)深化校本化课程体系的理论指导 |
(二)注重学校文化和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双向建构 |
(三)尝试探索校本化课程体系的一般模式 |
(四)树立科学的校本化课程体系评价观 |
(五)建立完善的校本化课程保障体系 |
1.制度机构保障 |
2.人员保障 |
3.资源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育学硕士 |
(二)研究生课程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理论 |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四、教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
(二)中国课程理念 |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
六、比较总结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课程目标比较 |
(二)课程评价比较 |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
(二)强调实践教育 |
(三)优化课程内容 |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6 已有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着名大学校长 |
1.3.2 高等教育思想 |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
1.4.2 分析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
4.1.1 师承关系维度 |
4.1.2 学术网络维度 |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
8.1.1 形成过程 |
8.1.2 影响因素 |
8.1.3 形成特点 |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生活价值的反思: 生命意义为何流失 |
(二) 学校生活的审视: 独中生的行为问题 |
(三) 建构文化的使命: 独中生的生活世界 |
(四) 理想的学校教育: 回归生命的完整性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品格教育研究 |
(二) 价值教育研究 |
(三) 核心价值教育研究 |
(四) 现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价值教育概述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概念 |
(一) 价值与核心价值的界说 |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涵义 |
(三) 核心价值教育的特点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提出 |
(一) 核心价值教育的时代背景 |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科学依据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价值 |
(一) 完善个体品格 |
(二) 提升学校文化 |
(三) 引导社会道德 |
第二章 现状调查及问题讨论 |
一、调查设计 |
(一) 个案说明 |
(二) 调查目的 |
(三) 问卷设计 |
(四) 调查过程 |
(五) 调查对象 |
(六) 样本分析 |
二、调查结果 |
(一) 学校环境的分析 |
(二) 个体的现状分析 |
(三) 社会现象的认同 |
(四) 在调查中的发现 |
三、问题讨论 |
(一) 谁是学校的主体? |
(二) 核心价值怎么教? |
(三) 人的生活是个别的存在还是社群的集合? |
(四) 人的教育是现在的需要还是未来的准备? |
第三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理论建构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 |
(一) 强化学校生活的地位 |
(二) 提升个体生命的品质 |
(三) 改善学校办学的成效 |
(四) 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 |
(一) 尊重 |
(二) 责任 |
(三) 诚信 |
(四) 正义 |
(五) 善良 |
(六) 奉献 |
(七) 感恩 |
(八) 七大核心价值的相互关系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原则 |
(一) 民主公正原则 |
(二) 独立自主原则 |
(三) 共同参与原则 |
(四) 全面发展原则 |
第四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能力建设 |
(一) 个体的意志力 |
(二) 导师的执行力 |
(三) 团队的领导力 |
(四) 制度的约束力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计划 |
(一) 服务学习计划 |
(二) 助学认养计划 |
(三) 校园美化计划 |
(四) 家校合作计划 |
(五) 国际交流计划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策略 |
(一) 从现有的资源中来树立精神文化 |
(二) 善用学校的偶发事件来进行教育 |
(三) 合理化地运用各种教育规章制度 |
(四) 在学校生活中引入核心价值教育 |
(五) 引领社群大众参与核心价值教育 |
第五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 |
(一)初步形成了学校和谐文化和学校办学特点 |
(二) 激发了学生自发性的建构自己的学校生活 |
(三) 获得了社群对学校办学与核心价值的认同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反思 |
(一) 教师专业的助力与教育改革的阻力 |
(二) 价值认同的难度与个体的道德宽容 |
(三) 生活简单化与教育高效化的共同性 |
(四) 功利化重现现象与家校合作的难度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未来展望 |
(一) 扩大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 |
(二) 推进学生行为评价的改善 |
(三) 作为国家公民教育的补充 |
(四) 为终身教育提供延续机遇 |
(五) 为教育转型提供合理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学生核心价值素养的问卷调查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名校长的重要职责:凝练学校教育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校教育哲学的意涵 |
1. 学校教育哲学概述 |
2. 学校教育哲学的构成 |
二、凝练学校教育哲学的价值 |
1. 学校教育哲学是办学实践的指南 |
2. 学校教育哲学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
3.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关键 |
4. 学校教育哲学是校长成熟的标志 |
三、凝练学校教育哲学的要领 |
1. 发展愿景:沟通、认同、生动 |
2. 办学理念:简明、独特、真实 |
3. 育人目标:共性、个性、具体 |
(6)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世界一流学科的需要 |
(二) 教育学科发展建设的内省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 |
(二) 学科特色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学科特色的研究 |
(二) 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研究 |
(三) 关于世界一流学科特色的研究 |
(四) 研究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发展脉络 |
一、自独立纽约教师学院并入综合性大学的哥伦比亚教师学院 |
二、教育学科“社会科学化”发展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 |
三、由伦敦日间培训学院转变来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 |
四、应法案而生的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 |
五、脱离文学院独立建制,学科发展进入现代化的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
第三章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术传统 |
一、儿童研究蓬勃发展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 |
(一) 教师学院儿童研究的历史回溯 |
(二) 教师学院儿童研究之现状 |
(三) 小结 |
二、突破学科分野实现跨学科发展的哈佛大学教育学科 |
(一) 强强联合,跨学院联合培养 |
(二) 造就卓越人才,制定跨学科培养目标 |
(三) 优秀师资共享,拥有广泛的“跨学院”师资力量 |
(四) 提供丰富的“跨学科”课程资源,学生跨学科修读 |
(五) 更新专业领域,跨学科设置专业方向 |
(六) 小结 |
三、强调定量研究方法以推进纵向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科 |
(一)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定量研究方法 |
(二) 纵向研究之中心研究概况 |
(三) 小结 |
四、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科 |
(一) 多元化特征显着的课程、教学与学习系 |
(二) 领导、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系的多元化特性分析 |
(三) 致力于多元化研究的社会公平教育系 |
(四) 小结 |
五、注重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香港大学教育学科 |
(一) 学部国际化特征分析 |
(二) 研究中心及联盟国际化特征分析 |
(三) 小结 |
第四章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就 |
一、孟禄及其教育思想(哥伦比亚大学) |
(一) 孟禄教育史学思想之发展 |
(二) 评析 |
二、谢弗勒与其教师教育思想(哈佛大学) |
(一) 谢弗勒教师教育观点 |
(二) 评析 |
三、霍尔姆斯与其“问题解决法”(伦敦大学学院) |
(一) 霍尔姆斯“问题解决法”的提出 |
(二) 评析 |
四、康纳利与其教育叙事研究思想(多伦多大学) |
(一) 康纳利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产生 |
(二) 评析 |
五、章节小结 |
第五章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概纳 |
一、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等五个学科的特色概纳 |
(一) 凸显吐纳故新特征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科 |
(二) 强调教育研究以增进社会福祉的哈佛大学教育学科 |
(三) 质与量并存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科 |
(四) 注重社会公平的多伦多大学教育学科 |
(五) 融汇东西的香港大学教育学科 |
二、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概纳 |
(一) 学科历史悠久,沉淀深厚 |
(二) 拥有独特的教育学术传统 |
(三) 囊括世界一流的师资 |
(四) 推进社会发展 |
结语 |
一、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跨学科强强联合 |
二、重视一流师资的培养和教育学科大师的造就 |
三、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
附录: 2015-2017三年QS世界大学教育学科前50排名汇总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香港幼儿园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一) 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 |
(二) 幼儿园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概述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过程 |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 |
(二) 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研究 |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及模式研究 |
(四)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
二、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提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幼师现有素质与开发校本课程要求之间的落差研究 |
(二) 幼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关系研究 |
(三) 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研究 |
(四) 校本课程开发中幼师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研究 |
(五) 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策略研究 第二章 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概述 |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地区规定课程的关系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价值追求 |
三、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基础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一) 施瓦布“实践模式” |
(二) 斯腾豪斯“过程模式 |
(三) 后现代主义的模式 |
(四) 斯基尔伯克“校本课程开发的循环模式” |
六、开发校本课程的所需条件 |
七、幼师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形态 第三章 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回顾及相关政策规定 |
一、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
(一) 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萌芽期 |
(二) 香港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期 |
二、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培训回顾及现状 |
(一) 专业培训的回顾及现况 |
(二) 开发校本课程的培训回顾及现况 |
三、香港政府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政策及其幼儿园开发校本课程的影响 |
(一) 政府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政策 |
(二) 政府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政策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引 第四章 香港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现状及问题 |
一、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 |
二、香港幼儿园校本课程设置的现况及问题 |
(一) 课程开设的主要模式 |
(二)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三、香港幼儿园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况 |
(一) 幼师己逐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
(二) 角色逐渐由单一变为多元角色 |
(三) 部分幼师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 |
(四) 幼师己寻求对外合作及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
四、香港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素养 |
(一) 学历背景 |
(二) 课程哲学观 |
(三) 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认知 |
(四) 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态度 |
(五) 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
五、香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所面临的困难及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 幼师开发校本课程所面临的困难 |
(二) 幼师缺乏专门开发校本课程的培训 |
六、香港幼师对提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建议 |
(一) 关于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方面 |
(二) 关于激励幼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动力方面 |
(三) 关于专家到校培训之观点 第五章 提升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支持和校本培训 |
一、政府对提升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支持措施 |
(一) 国外政府的相关举措 |
(二) 香港政府的相关举措 |
二、利用校本培训提升幼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策略构想 |
(一) 校本教师培训的特质 |
(二) 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理念 |
(三) 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 |
(四) 校本教师培训的模式 |
(五) 香港幼儿园校本教师培训的现况及策略构想 第六章 提升香港幼儿园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参与行动研究的幼儿园背景与校本课程开发之现况 |
(二) 研究开展前对参与人员的初步调查 |
二、行动研究的干预策略 |
(一) 基于“到校专业支持服务”的校本教师培训策略简介 |
(二) 基于“到校专业支持服务”的校本教师培训操作流程 |
(三) 校本培训与行动研究结合关系 |
三、专家介入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过程 |
(一) 成立校内课程专业网络小组 |
(二) 分析情境 |
(三) 决定目标 |
(四) 建构方案 |
(五) 解释与实施 |
四、效果分析-幼儿园的前后转变 |
(一) 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效能 |
(二) 对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的效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港幼师开发校本课程专业能力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实验幼儿园教师,介入前后与幼儿园教师的访谈网要 |
附录3: 介入后,实验幼儿园教师有关到校专业支持的成效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
(8)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进程 |
一、建国初期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变革 |
(一) 高校世俗德育方法的萌芽 |
(二) 宗教德育方法有限度的调整 |
二、19世纪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确立 |
(一) 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
(二) 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的确立 |
(三) 基于实用价值的经验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
三、二战之后高校德育方法的曲折发展 |
(一) 战后大学正规德育方法的弱化 |
(二) 60年代学生运动与高校德育方法系统的崩溃 |
(三) 70-80年代高校德育方法的恢复与重建 |
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德育方法的多元发展 |
(一) 高校特色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二) 高校国际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三) 高校市场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四) 高校技术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
第三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理论渊源 |
一、自由主义的理论影响 |
(一) 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溯源 |
(二)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发展 |
二、人本主义的理论呼吁 |
(一) 存在主义的理论思考 |
(二) 个人主义的理论担当 |
三、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石 |
(一) 经验主义的理论立场 |
(二) 自然主义的理论原则 |
(三) 工具主义的理论张扬 |
第四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 |
一、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进步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二) 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 |
(三) 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 |
二、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二) 关怀德育方法理论 |
三、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
(一) 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 |
(二) 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 |
第五章 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
一、直接德育方法 |
(一) 道德问题论证法 |
(二) 探究教学法 |
(三) 理解性教学法 |
(四) 批判教学法 |
(五) 多元文化教学法 |
二、间接德育方法 |
(一) 服务-学习法 |
(二) 联通主义学习法 |
(三) 科研规范结构 |
三、整合德育方法 |
(一) 宽阔学习经验法 |
(二) 整合学术法 |
(三) 跨学科学习法 |
(四) 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 |
第六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美国高校课堂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 研讨模式 |
(二) 讲授模式 |
(三) 渗透模式 |
二、美国高校日常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
(一) 网络育德模式 |
(二) 科研育德模式 |
(三) 实践活动育德模式 |
(四) 校园文化育德模式 |
第七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与启示 |
一、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 |
(一) 合理性 |
(二) 局限性 |
二、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构建大德育课堂 |
(二) 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 |
(三) 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大学之道 ——张楚廷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张楚廷大学之道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人主义——教育哲学的起源 |
一、人的公理 |
二、人是美的存在 |
第二节 自由论——教育理想的追求 |
一、人的自由和创造 |
二、大学的自由 |
三、自由教育 |
第三节 生命与超越论——大学教育的信仰 |
一、源自生命的大学与生命论哲学 |
二、大学的保守与超越 |
第二章 育人之道——找回教育中“不见的人” |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为了人的整全 |
一、个体成人,将自己培养为自己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 教育路径——以学生为本 |
一、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 |
二、推行人文素质教育 |
三、实施人的课程 |
四、摒弃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章 学术之道——远离功利为学术而学术 |
第一节 学术——大学的立足之本 |
一、大学学术的内涵 |
二、大学学术的价值 |
(一)知识传承与创新 |
(二)以学术服务社会 |
第二节 学术本位——大学的内在逻辑 |
一、学术本位的意义 |
二、学术本位的保障 |
(一)尊重学术权力 |
(二)实施师本位政策 |
第三节 学术自由——大学的生命 |
一、学术自由的内涵与边界 |
二、学术自由的人本价值 |
三、学术自由的组织保障 |
第四章 管理之道——去行政化坚守大学本位 |
第一节 大学的特殊管理 |
一、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 |
(一)显性管理与校园环境建设 |
(二)隐性管理与隐性文化建设 |
二、目标管理与民主管理 |
三、管与不管 |
第二节 作为大学灵魂的校长 |
一、校长的理念 |
二、校长的作用与职责 |
三、校长的条件 |
第三节 理顺大学内外部关系 |
一、大学属于国家 |
二、大学引领社会 |
三、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
第五章 张楚廷大学之道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凸显对人的关照,回归教育本位 |
第二节 秉持批判精神,追求学术的超功利性 |
第三节 以人本去官本,用大学逻辑办大学 |
结语:大学之道,为了人的整全和自由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解析 |
第一节 人文的概念 |
一、知识的类型 |
二、人文的外延 |
三、人文的内涵 |
第二节 人文教育的概念 |
一、人文教育的外延 |
二、人文教育的内涵 |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概念 |
一、解放的概念 |
二、人的解放的外延 |
三、人的解放的内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困境 |
第一节 大学人文教育的式微: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一 |
一、功利主义对大学人文教育的排斥 |
二、人文学科/人文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中心地位的下降 |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 |
第二节 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二 |
一、工具理性与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 |
二、大学精神的失落 |
三、信仰教育的偏离 |
第三节 大学人的自由的遮蔽: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三 |
一、大学人的主体地位的滑落 |
二、大学人的自由的束缚 |
三、学术自由的限制性 |
四、自由教育的缺失 |
第三章 大学人文教育达致人的解放 |
第一节 人文教育能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 |
一、知识的性质 |
二、知识的教育立场 |
三、通过人文教育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 |
第二节 人文教育能使人超越功利与欲望 |
一、教育功利的三层次 |
二、教育功利化的审视 |
三、通过人文教育能使人超越功利与欲望 |
第四章 走向人的解放的大学人文教育的路径 |
第一节 体制:保障大学的自由 |
一、大学与自由的关联 |
二、大学需要守护自由 |
三、给予自由的制度支撑 |
第二节 观念: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
一、人文教育的价值 |
二、人文教育的作用 |
三、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三节 理念:复兴人文教育 |
一、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之间的关联 |
二、守护自由教育 |
三、复兴通识教育 |
第四节 教育:落实人文课程与教学 |
一、大学教育中的人文课程 |
二、加强人文课程与教学 |
结语 人的解放:大学人文教育的归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如何形成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学校文化的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研究[D]. 陆晨程.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4]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D]. 郑国富(Tey Kok Fu).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名校长的重要职责:凝练学校教育哲学[J]. 项红专,唐琼一,黄芳.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08)
- [6]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学科特色研究[D]. 黄嘉熠. 云南大学, 2019(04)
- [7]香港幼儿园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研究[D]. 郑晓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8]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D]. 刘兴璀. 武汉大学, 2018(01)
- [9]大学之道 ——张楚廷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 文兰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D]. 曾维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