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节[1](2021)在《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我们民族的根,也是我们民族的魂。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社会沟通、遗产传承、社会教化、文化增殖、社会认识和社会完善等功能,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纪录片既有记录和承载信息、传承文化的媒介属性,又有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电视艺术属性,在传播客家文化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客家题材纪录片记录和传播了客家人尊宗敬祖、坚守传统、爱国爱乡、情系桑梓、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不忘初心、开拓进取等精神品质,以及客家奇特而丰富的民俗风情。随着人们对客家文化重视的日益加强,通过纪录片记录、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很多创作者拍摄了大量客家题材纪录片,把客家人的独特精神与客家文化的魅力真实形象地呈现给观众,扩大了客家文化的传播范围,提高了客家文化的传播效果,提升了海内外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在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论文以文化传播学理论为支撑,以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共分六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难点、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一章重点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与客家文化传播的问题,分别对纪录片、文化与文化传播、客家题材纪录片及其内涵、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优势进行了辨析和论述。第二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价值,着重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客家文化的传播意义。第三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主题建构和内容建构。第四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叙事策略。第五章以《客家足迹行》《千年客韵》《THE世界遗产—福建土楼》为例分析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建构和叙事策略。第六章论述了客家题材纪录片在客家文化传播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提升策略,对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本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够为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与文化传播有所启发和借鉴,同时能对客家题材纪录片的研究有所帮助,为构建基于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理论体系有所禆益。
张小雪[2](2021)在《国漫复兴语境下中国动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中国唱诗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中强调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动画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是传播和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回溯中国动画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民族化道路令中国动画熠熠生辉,而去民族化的文化思潮使其黯然失色,波浪式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动画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之林,才能实现中国动画“走出去”的夙愿。被无数网友誉为“国漫之光”的《中国唱诗班》作为新时代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的中国动画,凭借唯美的画风、细腻的故事以及浓厚的历史底蕴刷爆朋友圈。在中国动画普遍模仿美日风格的时下,《中国唱诗班》用实际行动为民族文化发声,在诗词中传承底蕴,用动画讲好中国故事,令国人逐渐意识到“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本文以民族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系列片《中国唱诗班》为案例,深入剖析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国漫复兴的作用与意义。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并对国漫、国漫复兴进行概念界定,明确论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第一章通过对中国动画史的细致归纳与系统梳理,探赜中国动画与民族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章从《中国唱诗班》的民族主题、剧情架构、思想内核等宏观角度阐述该片的民族叙事方式;第三章从《中国唱诗班》的造型设计、声音艺术以及意象符号等角度进行详细解读,全方位剖析了该片对民族文化风格的把握;第四章立足于《中国唱诗班》在运用民族文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整理出有利于中国动画发展之良策,为国漫复兴语境下中国动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方针。
原静文[3](2021)在《陌生化视域下影视作品中哪吒意象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千古流传的艺术形象,从佛教神、民俗小说、神话故事、戏曲杂剧到影视作品,其艺术形态经历了丰富的转变,得以在数字艺术的土壤中迅速地传播和延续。新时期以来,影视艺术飞速发展,高新技术迭代出现,传统经典文本与艺术媒介的融合日益增多,影视艺术手段与方法的陌生化演进,为哪吒传统意象的全新演绎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以1927至2021年之间,已上映的约99部塑造哪吒角色的影视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从陌生化角度入手,具体分析外在形象、个性特征、行为事迹以及美学内涵四个方面,进而探究哪吒意象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哪吒影视意象演化的发展进程中,外在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从“神化”到“英雄化”,再到“人性化”的造型转换;个性特征呈现出从自由反叛到惩恶扬善,再到个体存在的发展转化;行为事迹上描述了哪吒初始阶段的暴虐行径,从意象神圣化向母题世俗化的转变历程。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典型,从配角到主角经过无数次改编,充分展现了美学意象初始创构的神话崇高美,承袭的英雄悲剧性,以及多元发展的人性美。哪吒意象经历不同时期的银幕演绎,折射不同阶段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的历史演变,进一步得出两点重要启示:一方面是重新定位受众群体,改变审美创作观念;另一方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持续性塑造哪吒意象,这为哪吒意象未来的解读和演绎提供指导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哪吒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人物,亦是民族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哪吒意象的艺术演变历经无数沉淀,其人物的外貌形象、个性呈现,以及行为事迹的变化发展,逐渐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充分展现了哪吒的可塑性特征、在未来影视领域创新创作的艺术空间,以及作为艺术经典,其自身所展现出的恒久魅力。因此,哪吒艺术意象的演化于近百年的时间进程中,以保持传统文化原有“前在性”为前提,重构哪吒这一传统艺术意象,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精神内涵和美学思想,隽携不同时代的烙印,反映时代特征及社会文化语境,最终实现中国美学风格的新表达。
陈子嘟[4](2020)在《民族文化与影视艺术的互鉴性范议》文中研究表明影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而民族文化也借助影视艺术进行广泛的传播。其中,"儒家""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对现今中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倡导"仁",而道家讲究大道无为。本文就当下影视在我国民族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展开研究,挖掘本土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长远价值,为影视文化的创作提供灵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交流,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却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下举步维艰,尤其是在影视文化的创作方式方面,本该大放异彩的本土民族文化创作内容却较少,所以,如何用最现代的语言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就成为了其中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在影视文化创作中,借助民族文化让民族影视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就成为了促进中国影视艺术创新的关键。
邴波[5](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江仔馨[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就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鼓励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影视精品,以高质量的红色影视作品供给增强人们对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以革命话语为创作主题,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内核,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网络视频资源泛滥,线上红色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兴趣不足等问题。因此,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红色影视作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功能出发,以红色影视的概念、特征以及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为基点,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分析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导向、凝聚、激励和宣传教育功能。另外,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创新红色影视作品的网络传播渠道,扩大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影响力。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具体功能表现和现实境遇的对照,总结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诸多困境: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数量有限,红色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受市场化和商业化影响,红色影视创作倾向于“庸俗化”;由于红色影视作品特定的题材和特殊的表现内容,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兴趣不高等。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为导向,分析导致以上困境的原因,最后对症下药,探寻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
刘家肇[8](2020)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化身份的固定语义处于一个不断改变与转化的过程中。因此,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内在身份构建场域与外在身份构建情境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着少数民族族群在时空分延、时空浓缩作用下产生对自我定位与归属的认知困惑。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与媒介技术持续革新的当下,集体自我认识的散发形态处于多种媒介构建的实践过程中。在这一媒介环境视野与其格局改造转型的革命式背景下,再媒介化对两种媒介间逻辑联系的强化与信息的融合传播则成为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关键。本文将中国当代的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置于媒介关系运作方式重构的视野中,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系统论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与再媒介化的概念、特点的梳理,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过程、特点以及策略,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后的传播策略与相应的传播特征。以此为基础在媒介技术互动频繁的情景下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进行反思,促进族群文化身份的合理构建,以便理性发挥媒介的构建优势与传播使命,继而为少数民族文化身份提供更为绿色的构建环境,并促进族群文化身份创新构建与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现状以及再媒介化的缘起与发展,为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与再媒介化的概念及特点的集中讨论,为文章研究选题的定位与理解提供理论基础、认知视角与思维指导。第二部分由构建主体、构建理论、构建过程为构建维度探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具体过程,以此为基础阐明基于媒介形式、话语权力、构建场域的构建特征以及基于语境、感官、审美的构建策略。第三部分从传播渠道、传播技术、传播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进而分析族群文化身份经再媒介化构建后如何实现在媒介形态不断变化背景下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传播范围的层次深化。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进行反思。在探析族群文化身份与其承载媒介再媒介化的平衡互动的意义的同时,针对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内在身份与外在身份探讨了在再媒介化理论背景下文化身份可能面临的身份无序性问题,并据此对如何进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理性构建与传播进行反思与总结。
郑涯焱鑫[9](2020)在《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纪录片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艺术加工后再呈现的一种纪实性的影像艺术,这种独特的影像呈现方式在关照社会现实的前提下,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到真人真事背后所展现的精神文化内涵,以满足广大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工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从事传统手工业生产的传统手工匠人,以往被广大劳动群众所信奉和坚守的工匠精神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也渐渐淡化。工匠精神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能够驱除当今社会浮躁的不良风气。要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圆满实现,必须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引领新时代的劳动者不断奋进,创造幸福生活。随着工匠精神的热度不断高涨,关于传播工匠精神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如播出后取得较大反响的《大国工匠》《传承》《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传统鸿篇巨制的大型纪录片以及《故宫100》《了不起的匠人》等篇幅短小的微纪录片。微纪录片在新媒体语境下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纪录片形态,微纪录片兼具真实性和灵活性。从内容方面来看,微纪录片言简意赅,更能深度挖掘和传达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从传播方式来看,微纪录片主攻新媒体传播渠道,更符合现代受众的碎片化收视习惯,传播渠道相对于传统大型纪录片来说也更为丰富多样。因而微纪录片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大型纪录片在传播工匠精神等各方面的不足,为在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因此,研究微纪录片对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策略,可以找到在新时期传播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为今后的传播工匠精神的纪录片的制作提供良好的方向。本文以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不起的匠人》这部优秀的纪录片在各个方面是怎样创新传播工匠精神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首先分析当前微纪录片的兴起背景和发展历程,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特点和工匠精神的传播现状。接下来从塑造工匠形象、传承工匠艺术和表达匠心情怀这三个方面分析该纪录片对工匠精神的创新构建。然后对纪录片的传播创新策略进行解读,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方面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对工匠精神的传达,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怎样才能实现工匠精神的有效和创新传播,让工匠精神能够通过纪录片传播的方式深入人心。最后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不起的匠人》创新传播工匠精神的意义。
孙金辉[10](2020)在《习近平文艺思想融入高校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文艺思想形成于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转型时期,它既不是单纯的传统文艺思想,也绝非是欧美式的西方文艺理论,而是一种在“化合中西,传承古今”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文艺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中包含的“文艺价值论”、“文艺批评论”、“文艺人才论”和“文艺管理论”等观点共同构筑了中华审美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本文紧紧抓住习近平文艺思想所体现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将其运用到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中,把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作为高校学科布局和专业发展规划中的关键内容,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输入德才兼备的影视人才队伍,对于我们全面地把握新时代包括戏剧影视学科在内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创新性、民族性、时代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影视产业领域内呈现出对既懂产业管理又懂生产规律的高端经营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既善于应用新技术又精于影视制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显着需求、对既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又蕴藏巨大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多元需求,然而新时代对影视人才的新需求与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间出现断裂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挖掘习近平文艺思想中的“文艺精神论”、“文艺传承论”、“文艺创新论”和“文艺育德思想”等内容,将这些思想理论具体地运用到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中,保证影视人才队伍在时代潮流中不断发展壮大。首先,“真善美”作为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要植根于戏剧影视艺术类人才的培根铸魂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人生观等。其次,融通中西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影视教育的先进经验,培养出富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化视野的影视学科人才。然后,构建以影视学科作为主体的“学科共同体”和多方合作的“产学研”育人平台,坚持艺术人才在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形成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在专业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最后,尊重影视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提高专业艺术教育向大众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在此基础上发挥戏剧影视学科在高端艺术人才培养领域的高端引领作用。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与客家文化传播 |
第一节 纪录片与客家题材纪录片 |
一、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二、客家题材纪录片及其内涵 |
第二节 文化与文化传播 |
一、文化的概念 |
二、文化传播 |
三、客家文化 |
四、客家文化传播 |
第三节 纪录片传播客家文化的理论基础 |
一、纪录片的媒介属性 |
二、纪录片的艺术属性 |
三、纪录片传播客家文化的优势 |
第二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价值 |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一、探索时期(1979年——1994年) |
二、发展时期(1995年——2004年) |
三、跨区域制作与传播时期(2005年至今) |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意义 |
一、重塑文化记忆 |
二、全方位挖掘与展示客家文化 |
三、增强客家文化认同 |
第三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主题建构 |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文化主题的选取原则 |
一、提炼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 |
二、体现国际化共享态势 |
三、饱含情感认同下的人文关怀 |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建构 |
一、客家人的迁徙、繁衍与发展 |
二、客家精神的千年承袭 |
三、客家民俗的独特风情 |
四、客家文化的时代新篇 |
第四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叙事 |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符号 |
一、画面符号编码的多元化 |
二、声音符号编辑突出特色 |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叙事策略 |
一、叙事元素以小见大,彰显文化魅力 |
二、运用戏剧性叙事手段,彰显客家文化的重要性 |
三、采用多种叙事视角,拓展文化交流空间 |
第五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典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客家足迹行》——全景式反映客家文化 |
一、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内容 |
二、新颖独特的创作手法 |
三、启示与思考 |
第二节 《千年客韵》——以歌为线、以歌证史 |
一、深入细致的客家文化记录 |
二、别出心裁的拍摄模式 |
三、启示与思考 |
第三节 《THE世界遗产—福建土楼》——客家土楼文化 |
一、悬疑式的创作风格 |
二、聚焦人物故事,凸显客家人情感 |
三、启示与思考 |
第六章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经验与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经验 |
一、文化表达注重接近性 |
二、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内容策略 |
三、拍摄区域的全球性拓展 |
第二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局限 |
一、制作编排有瑕疵 |
二、国际传播缺乏平台,国际合作有待加强 |
三、选材内容缺乏创新,文化内涵有待提升 |
四、镜头语言缺乏艺术美感 |
五、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
第三节 客家题材纪录片文化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
一、提高制作水准,深化文化内涵 |
二、利用媒体融合,拓宽传播渠道 |
三、立足受众需求,稳固沟通体系 |
四、利用价值传播策略,遵守普适价值观原则 |
五、做好客家文化品牌,拓宽客家文化的传播市场 |
六、加强政府、高校、协会的协作,助力客家文化传承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
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国漫复兴语境下中国动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中国唱诗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关于国漫的界定 |
2.关于国漫复兴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1.关于国漫复兴的研究现状 |
2.关于中国动画与民族文化的研究现状 |
3.关于《中国唱诗班》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意义 |
2.创新之处 |
一、史海钩沉:中国动画民族文化历史沿革 |
(一)民族文化的萌芽期 |
(二)民族文化的黄金期 |
1.沐泽经典,以铸辉煌(1949-1966) |
2.克绍其裘,踵武赓续(1978-1988) |
(三)民族文化的复兴期 |
1.政策领航,蓄势待发(2004-2014) |
2.根植民族,谱写新章(2015-至今) |
二、古韵新姿:《中国唱诗班》的民族叙事 |
(一)中国风的民族主题 |
(二)“诗”意化的剧情构架 |
(三)趣学性的思想内核 |
三、不落窠臼:《中国唱诗班》的民族风格 |
(一)原生态的造型设计 |
1.角色造型:生动鲜明的民族符号 |
2.背景设计:清新淡雅的水墨风韵 |
(二)东方式的声音艺术 |
1.语言元素:雅俗共赏的传情达意 |
2.音乐音响:古风古韵的写意表达 |
(三)隐喻性的意象符号 |
1.缘物寄情:悲欢离合的情感映射 |
2.托物见志:品行理想的志趣抒发 |
四、成败镜鉴:《中国唱诗班》的民族启策 |
(一)直挂云帆的时代优势 |
1.民族瑰宝的发扬传承 |
2.科技互动的社交活力 |
3.工匠之心的极致追求 |
(二)行路之难的问题不足 |
1.漫长滞后的制作周期 |
2.亦此亦彼的受众定位 |
(三)长风破浪的辉煌展望 |
1.建构具有中国韵味的动画艺术风格 |
2.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国际化表达 |
3.注重中国动画原创IP的改编与重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本论文研究国内动画作品选取范畴 |
附录 B 本论文研究国外动画作品选取范畴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陌生化视域下影视作品中哪吒意象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陌生化视域下的意象阐释 |
2.1 陌生化的涵义 |
2.2 意象述要 |
2.2.1 意象理论 |
2.2.2 意象的美学特征 |
2.2.3 意象的美学内涵 |
2.3 影视作品中意象的具体表现 |
2.3.1 影视意象的内涵与外延 |
2.3.2 影视意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
3 陌生化视域下哪吒影视人物的发展演变 |
3.1 影视作品中哪吒角色的呈现 |
3.1.1 哪吒影视作品的分类梳理 |
3.1.2 哪吒影视作品的影像叙事 |
3.1.3 哪吒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 |
3.2 哪吒外在形象塑造的陌生化发展 |
3.2.1 哪吒的神话原型形象 |
3.2.2 “神化”向“英雄化”的造型转换 |
3.2.3 “英雄化”到“人性化”的形象转变 |
3.3 哪吒个性特征建构的陌生化转变 |
3.3.1 初始自由反叛的个性呈现 |
3.3.2 自由反叛到惩恶扬善的个性变换 |
3.3.3 惩恶扬善到自我意识觉醒的个性转化 |
3.4 哪吒行为事迹表现的陌生化演进 |
3.4.1 初始暴虐叛逆的顽劣行径 |
3.4.2 对原型反叛的消解向大义凛然的转变 |
3.4.3 大义凛然的神圣化到对抗命运的世俗化 |
4 哪吒美学意象的陌生化演变 |
4.1 哪吒意象初始创构的神话崇高美 |
4.1.1 作为教化本质的“佛教护法神” |
4.1.2 通神会道 |
4.1.3 反礼教的抗争精神 |
4.2 哪吒意象承袭的英雄悲剧性 |
4.2.1 反抗封建阶级暴政的“人民英雄” |
4.2.2 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
4.2.3 反压迫的悲剧美学气质 |
4.3 哪吒意象多元发展的人性美 |
4.3.1 打破成见自我成长的“问题儿童” |
4.3.2 存在与虚无 |
4.3.3 多元化的人性美的表达 |
4.4 哪吒影视意象陌生化演变的艺术方法 |
4.4.1 角色设计的个性化 |
4.4.2 画面语言的奇观化 |
4.4.3 创作模式的多样化 |
4.4.4 叙事策略的多元融合 |
5 哪吒影视意象陌生化演变的动因和启示 |
5.1 哪吒意象陌生化演变的内因 |
5.1.1 哪吒意象作为社会变革的表征 |
5.1.2 哪吒意象自身的世代累积性与复杂性 |
5.2 哪吒意象陌生化演变的外因 |
5.2.1 传统创新,常态文化语境的社会变迁 |
5.2.2 技术渐进,经典符号创作的范式革新 |
5.2.3 多元融合,哪吒意象美学的内涵延伸 |
5.2.4 受众追求,审美期待视野的感知突破 |
5.3 哪吒意象陌生化演变的启示 |
5.3.1 重新定位受众群体,审美创作观念的改变 |
5.3.2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持续性塑造哪吒意象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30部哪吒形象的电影作品列表(1927—2019年) |
附录B: 36部哪吒形象的电视剧作品列表(1986—2020年) |
附录C: 33部哪吒形象的动漫作品列表(1961—2021年)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发论文目录 |
(4)民族文化与影视艺术的互鉴性范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电影—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定位 |
二、民族文化——中国影视本土化进程 |
三、影视艺术——民族性如何走向世界? |
四、结语 |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红色 |
(二)红色影视作品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四)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六、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阐释 |
一、红色影视作品的特征 |
(一)政治性 |
(二)思想性 |
(三)历史性 |
(四)先进性 |
二、红色影视作品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性 |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
(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发展 |
三、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接受理论 |
(五)大众传媒及其功能理论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表现 |
一、导向功能 |
(一)国家意识形态导向 |
(二)社会共同理想导向 |
(三)个人价值目标导向 |
二、凝聚功能 |
(一)党内外凝聚力 |
(二)军民凝聚力 |
(三)民族凝聚力 |
三、激励功能 |
(一)情感激励 |
(二)榜样激励 |
(三)精神激励 |
四、宣传教育功能 |
(一)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
(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困境 |
(一)改革开放以来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 |
(二)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 |
(三)受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兴趣不足 |
(四)部分红色影视作品缺乏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针对性 |
二、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 |
(二)外部环境复杂的原因 |
(三)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兴趣不足的原因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缺乏针对性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 |
一、提高优秀红色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 |
(一)加强对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精品的创作 |
(二)深入挖掘改革开放以来红影作品的精神内涵 |
(三)遵循红色影视创作内容真实性与形式艺术性的原则 |
二、优化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外部环境 |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影视行业的监督和引导 |
(二)提高学校运用红色影视作品教学的能力 |
(三)营造浓郁的红色影视作品家庭观影氛围 |
三、培育受众对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兴趣 |
(一)坚持思想至上创新艺术表现形式 |
(二)重视同辈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拓宽受众兴趣面 |
(三)培育受众的红色影视作品鉴赏能力 |
四、加强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针对性 |
(一)明确红色影视作品主题精确功能定位 |
(二)推进红色影视作品的差异化分众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4.1 内容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第2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 少数民族文化身份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特点呈现 |
2.2 再媒介化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特点呈现 |
第3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过程 |
3.1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从媒介化到再媒介化 |
3.1.1 原初媒介的还原 |
3.1.2 媒介形态的改变 |
3.1.3 再媒介化的诞生 |
3.2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过程 |
3.2.1 构建主体的意义与现状 |
3.2.2 构建理论的发展与意义 |
3.2.3 构建过程的细化与分析 |
第4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策略与特点 |
4.1 再媒介化的原因及多重形式 |
4.2 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策略 |
4.2.1 语境重置 |
4.2.2 感官并置 |
4.2.3 审美省思 |
4.3 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特点 |
4.3.1 媒介形式的嬗变 |
4.3.2 话语权利的转移 |
4.3.3 构建场域的迁移 |
第5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传播策略 |
5.1 传播渠道的再媒介化创新 |
5.1.1 传播媒介弥补优势的发展 |
5.1.2 传播媒介交互概念的诠释 |
5.1.3 传播媒介仪式情感的互动 |
5.2 传播技术的再媒介化发展 |
5.2.1 媒介结构选择性重构 |
5.2.2 符号多重可感性传播 |
5.2.3 传播矩阵的多元打造 |
5.3 传播空间的再媒介化拓展 |
5.3.1 空间连续性建立 |
5.3.2 场景多样化构成 |
5.3.3 空间圈层的延展 |
第6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传播特征 |
6.1 传播模式的视角突破 |
6.1.1 主、客位传播壁垒溶解 |
6.1.2 传、受立场的相互关照 |
6.2 传播效果的层次深化 |
6.2.1 基于本真表征的艺术发展 |
6.2.2 基于心理代入的感官沉浸 |
6.3 传播范围的视域延伸 |
6.3.1 信息传播载体多样 |
6.3.2 信息传播速率提升 |
6.3.3 信息传播容量优化 |
第7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的思考 |
7.1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的意义 |
7.1.1 媒介效能的阈值转换:地缘概念与情境概念的转化 |
7.1.2 传受行为的结构优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文化平衡 |
7.1.3 构建主体的审美设置:媒介与感官审美的作用交互 |
7.2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的问题 |
7.2.1 内在身份焦虑 |
7.2.2 外在身份扭曲 |
7.2.3 文化身份无序性 |
7.3 相应的解决措施 |
7.3.1 媒介视点 |
7.3.2 使用者视点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A.1 涉及到的少数民族文化身份再媒介化构建的研究文本 |
(9)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微纪录片的研究综述 |
1.3.2 《了不起的匠人》的个案研究综述 |
1.3.3 纪录片中传播工匠精神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微纪录片的概述 |
2.1.1 微纪录片的概念 |
2.1.2 微纪录片的特性 |
2.1.3 微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2.2 工匠精神的概述 |
2.2.1 工匠精神的内涵 |
2.2.2 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 |
2.2.3 工匠精神纪录片传播现状 |
2.3 《了不起的匠人》节目概况 |
2.3.1 节目内容 |
2.3.2 《了不起的匠人》热播状况 |
2.3.3 《了不起的匠人》热播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了不起的匠人》对工匠精神的创新建构 |
3.1 创新塑造匠人形象,展现匠人的独特风采 |
3.1.1 故事化手法展现匠人独特性格 |
3.1.2 细节刻画彰显精益求精的品质 |
3.2 创新传承工匠艺术,解读传承的重要意义 |
3.2.1 追求怀旧文化,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
3.2.2 创新继承传统文化,拯救传统技艺 |
3.3 创新表达匠心情怀,诠释坚守的信念 |
3.3.1 平民视角展现匠人的坚守 |
3.3.2 寄情于物表达执着的匠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了不起的匠人》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策略分析 |
4.1 创新传播主体与受众定位,彰显工匠精神的年轻化气质 |
4.1.1 传播主体的年轻化 |
4.1.2 受众定位年轻化 |
4.2 创新传播内容,展现工匠精神的独特内涵 |
4.2.1 主题解读创新:工匠精神内涵的多元解读 |
4.2.2 叙事视角创新:以小见大传递工匠精神 |
4.2.3 表达方式创新:时尚化的影像呈现 |
4.3 创新传播渠道,扩大工匠精神的传播范围 |
4.3.1 主攻网络传播渠道,实现精准化传播 |
4.3.2 采用多元传播媒介,实现立体化传播 |
4.4 传播效果扩大化,提升工匠精神的热度 |
4.4.1 “使用与满足”下的工匠精神 |
4.4.2 多级传播规模扩大化 |
4.4.3 工匠精神传播影响强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了不起的匠人》对工匠精神创新传播的意义 |
5.1 国家层面—呼唤工匠精神回归,构建国家形象 |
5.2 社会层面—加强文化社会认同,激发民族自信心 |
5.3 个人层面—重视传统工匠技艺,形成精神信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了不起的匠人》四季节目概况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习近平文艺思想融入高校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理论意义 |
1.1.2 选题实际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习近平文艺思想融入性研究现状综述 |
1.4.2 国内高校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研究现状述评 |
第2章 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概述 |
2.1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是形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源泉 |
2.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文艺思想实践的理论指引 |
2.1.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培植习近平文艺思想的良田沃土 |
2.2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 |
2.2.1 “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导向 |
2.2.2 党的领导是文艺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
2.3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现实意义 |
2.3.1 提升民族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 |
2.3.2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
第3章 融入高校戏剧影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
3.1 新时代对戏剧影视人才的新需求 |
3.1.1 新时代对影视创意人才的全方位需求 |
3.1.2 新时代对基础影视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 |
3.1.3 新时代对影视传播人才的显着需求 |
3.2 作为戏剧影视人才“供给侧”的高等影视教育面临的难题 |
3.2.1 学科规制尚不健全 |
3.2.2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
3.2.3 影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 |
第4章 融入高校戏剧影视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
4.1 培根铸魂——“创造美”与“追求真”的有机融入 |
4.1.1 习近平文艺精神论的价值 |
4.1.2 “创造‘美’与“追求‘真”的和谐统一 |
4.1.3 “创造‘美’”与“追求‘真”的融入路径 |
4.2 融通中西——“民族情怀”与“全球意识”的有机融入 |
4.2.1 习近平文艺传承论的内涵 |
4.2.2 “民族情怀”与“全球意识”的多元交融 |
4.2.3 “民族情怀”与“全球意识”的融入路径 |
4.3 行稳致远——“人才定位”与“学科基础”的有机融入 |
4.3.1 习近平文艺创新论的实质 |
4.3.2 “人才定位”与“学科基础”间的强大合力 |
4.3.3 “人才定位”与“学科基础”的融入路径 |
4.4 正本清源——“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入 |
4.4.1 习近平文艺育德思想的意义 |
4.4.2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互为表里 |
4.4.3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入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研究[D]. 陈节.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国漫复兴语境下中国动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中国唱诗班》为例[D]. 张小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陌生化视域下影视作品中哪吒意象的演变研究[D]. 原静文. 陕西科技大学, 2021(10)
- [4]民族文化与影视艺术的互鉴性范议[J]. 陈子嘟. 中国民族博览, 2020(18)
-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江仔馨.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8]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再媒介化构建与传播[D]. 刘家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7)
- [9]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工匠精神的创新传播研究[D]. 郑涯焱鑫. 新疆大学, 2020(07)
- [10]习近平文艺思想融入高校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D]. 孙金辉.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