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凹油田安棚区核三下段的沉积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袁玉哲,罗家群,朱颜,刘桂兰,李磊,余梦丽[1](2021)在《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文中指出南襄盆地共分为3个凸起和4个凹陷。经过40多年的勘探,在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获得油气发现并取得丰硕的成果。重点依据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勘探史上形成的3次储量增长高峰,将盆地勘探历程分为初期勘探(1970—1983年)、全面勘探(1984—1999年)及深化勘探(2000年至现今)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重大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泌阳凹陷油气富集规律更为明显、油藏类型更具代表性,从而将泌阳凹陷划分为4个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带:泌阳凹陷双河鼻状构造、北部斜坡带、南部陡坡带及环洼带。通过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综合分析,总结出断陷湖盆大型砂岩上倾尖灭油藏、北部斜坡带复杂断块油藏、南部陡坡带小型砂砾岩油藏、环洼带断层-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技术和方法,以期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带来一些启示。
张鑫[2](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提出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谢阳[3](2019)在《近岸水下扇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以河南油田安棚主体区核三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河南赵凹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难开发阶段,注采不平衡,采收率相对较低。安棚主体区主力油层核桃园组三段IV2砂组整体为背斜构造,储层性质空间变化较大,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十分严重,该砂组的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含水率高达97.38%,采出率仅为26.92%,储量巨大的剩余油由于复杂的储层情况影响仍然滞留于地下,油田的可持续稳定开发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现阶段开展IV2砂组储层精细三维模型研究,精细刻画储层的非均质性,进一步开展精细的油藏描述,明确储层内部的结构特点以及预测剩余油分布情况,对油田进一步挖潜、提高采出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地质统计学是以变差函数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来获取地质参数变量在空间两点的关系,并求取地质参数的空间概率分布。这种方法建立的储层模型对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刻画不够精细,很难对油田挖潜剩余油提供帮助。而多点地质统计学是依据能够表征研究区各微相类型的空间分布及接触关系的先验地质模型,从宏观角度建立储层地质三维模型。为了优选建模方法,建立与研究区地质实际吻合度较高的多点储层模型,本文分别运用两点地质统计和多点地质统计两种方法进行建模,以研究区地质理论研究结果为基础,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与研究区沉积模式的吻合程度以及井间储层预测的可信度,选出最佳建模方法和模型。本文以安棚主体区核三段储层特征为基础,对研究区岩心、测井和录井等资料整理分析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沉积相模型,并在相控条件下完成了物性模型,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前人对研究区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标志层对比方法对研究区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将研究区H3IV2砂组细分为8个小层,通过连井剖面对比分析,完成了工区地层格架的建立。2、通过对研究区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的研究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将研究区H3IV2砂组归纳为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通过单井相、剖面相以及平面相的对比分析,理清了研究区H3IV2砂组的沉积演化过程。3、分别采用赋值法确定性建模和序贯指示随机建模方法完成研究区相模型的建立,两者结合获得研究区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特征。4、以各微相砂厚图与手绘的各微相图相结合,依据手绘微相图对砂厚图进行适当的人机交互修改,从而获得各微相砂体的空间展布情况及其接触关系三维模型。它不仅忠于地层原始数据,而且与地质研究理论沉积模式相吻合,能够表征研究区各微相类型的空间接触关系及展布特征,从而获得理想的先验地质模型,并以此为训练图像进行多点地质统计建模。5、以工区地质理论研究结果为基础,通过对两点统计模型和多点统计模型的分析对比得出,多点地质统计相模型质量较高,可以对井间储层做出可信度较高的预测。6、对于研究区物性模型的建立,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在沉积相模型的约束下建立工区孔渗模型。从结果上看,孔渗模型与沉积相模型以及工区理论研究结果相一致,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为挖潜提供依据。
黄磊,黄庆,黎明,乔卫朋,韩丰华,苏剑红[4](2017)在《安棚深层系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和描述,结合沉积特征、测井、区域地质等基础资料,对安棚深层系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安棚深层系属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共划分为9种岩相特征;在砂岩和砾岩中发育平行层理、斜层理、块状层理;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明确了不同时期、不同砂体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同时与冲积扇沉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扇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岩性特征、沉积微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扇三角洲的识别标志,并建立了扇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李伟才[5](2012)在《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研究 ——以泌阳凹陷毕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湖泊三角洲是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中最为重要的油气储集砂体,其中三角洲前缘相带内的砂体是油气藏最主要的赋存部位。三角洲前缘相砂体由陆地向湖方向又可分为三角洲内前缘和三角洲外前缘两种亚相。其中三角洲外前缘砂体在沉积位置、沉积能量、水体深浅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独特性,目前对于该类砂体的沉积特征、砂体内部结构特征、动态开发响应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毕店地区为例,从地质、地震、岩心、录井、测井、测试和实际动态开发数据等基础资料入手,开展了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的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体系、砂体空间组合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研究。论文不仅对于泌阳凹陷毕店地区砂体沉积特征和演化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砂体空间组合样式及相关特征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该类油藏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毕店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对研究区沉积相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分析了沉积相垂向演化规律、提出了三角洲外前缘的沉积模式。在地层特征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对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空间组合样式进行了划分,提出了进积式和退积式两种砂体成因组合类型的分布模式。结合毕店地区实际生产数据,对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认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应用Cross的旋回性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构建了毕店地区核桃园组核三段地层格架。利用地震资料、地球化学元素、岩心及测井资料,可识别出9个地震反射层(SBH23、SBH3、 SBH32、SBH33、SBH34、SBH35、SBH36、SBH37、SBH38)。具体标定层位为:核二段Ⅲ油组顶界面(SBH23)、核三段顶界面或核三段Ⅰ油组顶界面(SBH3)、核三段Ⅱ油组顶界面(SBH32)、核三段Ⅲ油组顶界面(SBH33)、核三段Ⅳ油组顶界面(SBH34)、核三段V油组顶界面(SBH35)、核三段Ⅵ油组顶界面(SBH36)、核三段Ⅶ油组顶界面(SBH37)、核三段Ⅷ油组顶界面(SBH38)。通过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层位精细标定,实现测井、地震资料的协调统一。根据高分辨率旋回性层序地层学原理,按照地层的级次性特点,将研究区内核三段地层旋回划分为长期旋回、中期旋回和短期旋回三种级次,分析了不同级次地层旋回特征,并将研究区核三段划分为9个基准面上升或下降的长期半旋回,23个基准面上升或下降的中期半旋回及若干个短期旋回。依据研究区内井位的分布情况、砂体展布特征及不同沉积物源供给方向,进行了全区所有井的不同级别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共划分出58个小层及114个单层。从砂体发育程度及重矿物资料分析出发,对毕店地区物源供给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四个物源中北部的付湾—张厂物源和古城物源为本区内主要物源方向,南部双河物源和东北部王集物源为本区次要物源方向。利用岩心观察结果及岩石学特征分析结果,将毕店地区岩石相划分四类:含砾砂岩岩石相、中粗砂岩岩石相、粉细砂岩岩石相和泥页岩岩石相,并对每种岩石相结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解释。在泌阳凹陷宏观沉积背景下,充分利用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内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类型进行了划分,将三角洲前缘相进一步细分为内前缘亚相和外前缘亚相,内前缘亚相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道间和河口坝,外前缘亚相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末梢、远砂坝。其对应的扇三角洲沉积微相分别为:水下分流河道、道间、前缘砂、水下分流河道末梢、席状砂。从沉积物粒度特征、测井相形态、沉积砂体厚度等方面,对不同沉积微相类型的岩性、砂体厚度、测井相形态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不同沉积体系内外前缘亚相与内前缘亚相沉积特征的差异,提出了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与内前缘亚相分界线的界定,对比了三角洲外前缘与内前缘沉积砂体在岩性、构造层理、微相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在微相划分的基础上,对沉积相垂向和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沉积相垂向演化规律,提出了毕店地区不同沉积物源的沉积模式。利用岩心样品物性测试资料,分析了毕店地区不同沉积物源区、不同岩性、不同沉积微相的物性差异。从沉积物源区来看,古城物源区域物性最好,孔隙度平均值为21.75%,渗透率平均值为427.31×10-3μm2;其次为南部双河物源区和付湾—张厂物源区;王集物源区域物性最差,孔隙度平均值为16.93%,渗透率平均值为197.33×103μm2。从岩性来看,粉砂岩孔隙度小于21%,渗透率小于80x10-3μm2;细砂岩孔隙度集中在21-26%,渗透率集中在80-350x10-3μm2;中砂岩孔隙度集中在26-29%,渗透率集中在350~1600×10-3μm2;粗砂岩与含砾砂岩孔隙度大于29%,渗透率大于1600x10-3μm2。从沉积微相类型来看:三角洲外前缘砂体孔隙度小于23,渗透率小于200x10-3gm2;扇三角洲外前缘砂体孔隙度小于24.5%,渗透率小于250x10-3μm2,比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略高。在微相划分的基础上,依据研究区内砂体的垂向叠置关系,对三角洲外前缘与内前缘及外前缘内部砂体成因组合类型进行了划分。在三角洲沉积体系内,砂体成因组合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组合、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组合、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组合、河口坝—远砂坝组合、水下分流河道末梢—远砂坝组合、远砂坝叠加组合六种类型。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内,砂体成因组合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组合、前缘砂—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组合、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组合、前缘砂—席状砂组合、水下分流河道末梢—席状砂组合、席状砂叠加组合六种类型。在水下重力流沉积内砂体成因组合类型只有一种:水下重力流—远砂坝组合。上述几种成因类型中,远砂坝叠加组合为三角洲内最为常见的砂体组合类型,席状砂叠加组合为扇三角洲内最为常见的砂体组合类型。依据研究区物源供给、湖平面升降变化特征,提出了砂体成因组合的两种分布模式:进积式和退积式。退积式沉积过程主要为在沉积晚期三角洲外前缘比较发育,薄层席状砂体分布范围广,砂体垂向叠置由下往上依次为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进积式沉积过程主要为在沉积晚期三角洲内前缘比较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延伸范围广,砂体垂向叠置由下往上依次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远砂坝。毕店地区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类型在Ⅶ油组、Ⅵ油组、V油组、Ⅳ油组下段、Ⅲ油组下段和Ⅱ油组下段多为退积式沉积过程,在Ⅳ油组上段、Ⅲ油组上段和Ⅱ油组上段多为进积式沉积过程。从沉积砂体厚度、垂向钻遇率、物性韵律率、非均质性等方面,对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的各种特征进行了阐述,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砂体成因组合及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砂体成因组合沉积砂体厚度最大(最大厚度可达1Om,平均厚度为7m左右),垂向钻遇率最低,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分布范围最小,其渗透率韵律性多为反正复合韵律或正反复合韵律,在研究区内少见;由薄层远砂坝(席状砂)叠加砂体成因组合沉积砂体厚度最小(最小厚度仅为0.8m,平均厚度为2.6m左右),垂向钻遇率较高,非均质性强,分布范围最广,其渗透率韵律性多为对称复合韵律,在研究区内常见。在含油性方面,不同含油级别其物性差异明显:当物性较好时(孔隙度>25%,渗透率>1000×10-3μm2)时,岩心含油级别多为含油和油浸;当物性较差时(孔隙度<10%,渗透率<10×10-3-μm2)时,岩心含油性较差,含油级别多为荧光。统计了毕店地区核三段各个单层砂体发育最大厚度、平均厚度、砂岩百分比和夹层厚度,核三段Ⅱ~Ⅶ油组各个单层砂体发育程度差异大,在Ⅱ油组顶部、Ⅱ油组底部、Ⅲ油组顶部、Ⅲ油组底部、Ⅳ油组顶部、Ⅳ油组底部、V油组底部、Ⅵ油组底部和Ⅶ油组底部砂体发育程度相对较高,砂体厚度大,砂岩百分比含量高,夹层较薄,在核三段其余层位砂体发育程度较低,砂体厚度小,砂岩百分比含量较低。随着砂岩厚度及砂岩百分比的变化,砂体发育表现出不同的类型。毕店地区核三段砂体结构划分为四种类型:稳定河道厚层、不稳定河道厚层、稳定席状薄层和不稳定席状薄层。当砂岩厚度≥3m、砂岩百分比≥30%时,砂体厚度大、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好,可认为是一种“稳定河道厚层”砂体结构;当砂岩厚度≥3m、砂岩百分比<30%时,砂体厚度大、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可认为是一种“不稳定河道厚层”砂体结构;当砂岩厚度<3m、砂岩百分比<30%时,砂体厚度小、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可认为是一种“不稳定席状薄层”砂体结构;当砂岩厚度<3m、砂岩百分比≥30%时,砂体厚度小、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好,是一种“稳定席状薄层”砂体结构。针对毕店地区主要研究层段物源分布及砂体发育情况,总结了三种砂体结构三维模型:单物源单支河道、单物源多支河道和多物源砂体结构模型。稳定河道厚层砂体结构多分布在顺物源方向、靠近物源区,砂体厚度大、砂岩百分含量高,横向及垂向连通性较好,发育在三角洲内前缘或内外前缘交汇区域,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不稳定河道厚层砂体结构多发育在内前缘多支水下分流河道分叉处,砂体多为孤立透镜状,横向连通性差,垂向连通性好;稳定席状薄层砂体结构多发育在外前缘靠近陆地一端,砂体厚度较薄呈席状分布,横向连通性好,垂向连通性差;不稳定席状薄层砂体结构多分布在物源交汇区、远离物源且垂直物源方向,砂体厚度小、砂岩百分含量低,横向及垂向连通性较差,发育在三角洲外前缘末端或前三角洲区域,非均质性较强。结合钻井、分层、断层、构造等基础资料,利用Petrel建模软件,建立了毕店地区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和物性参数模型。在物性参数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采用了确定性建模和相控随机建模两种方法。从结果对比来看,在毕店地区采用相控随机建模效果更好,模拟结果可信度较高。以毕店地区为例,对三角洲外前缘储层开发现状现在进行了分析,三角洲外前缘砂体往往由于物性差,含油性差,开发效果差,产能低,产液强度低,综合含水率上升快。依据实际生产动态数据,通过对毕店地区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类型的产液强度、产能评价、产量递减分析,认为:三角洲外前缘不同砂体组合类型差异比较明显,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末梢、河口坝—远砂坝砂体组合类型,沉积砂体厚度大,物性好,在动态开发过程中,开发效果要明显好于远砂坝叠加砂体组合类型,产液强度相对较大,初期产能相对较高,产量稳产时间相对较长,初始递减率较低。
文浩[6](2012)在《非均质厚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油田储量动用程度高,水淹情况十分复杂,剩余油分布难以预测。针对这一难点,本文提出了储层非均质性综合研究,从多个角度,动静态、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定性、定量表征油藏非均质特征,分析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控制因素,揭示其剩余油富集规律,为调整挖潜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对采收率影响的现状,调研了国内外非均质性的分类,根据我国陆相储层的特点,将非均质性分为宏观非均质性和微观非均质性两大类,宏观非均质性又分为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以及平面非均质性,微观非均质性包括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在油藏非均质性的地质特点研究中,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油藏非均质性描述进行定性、定量表征。在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前人多是通过均质系数、结构系数、分选系数等参数对孔隙结构进行描述,而单一参数无法全面描述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基于此,本文创造性的提出利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SQRT(K/Φ))来研究孔隙微观结构,根据赵凹油田H3IV2层的岩心资料分析结果发现孔隙结构综合指数与平均孔喉半径呈指数递增关系,驱油效率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呈递增的关系,采出程度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呈递增的关系,表明它们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孔隙结构综合指数的分维数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呈递减的关系,表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值越小,分维数则越大,其分形结构的复杂程度越大,储集性能变差。可见孔隙结构综合指数(SQRT(K/Φ))是一能够比较真实反映样品结构分布特征的参数,用它能更为准确的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程度。在宏观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由于目前孔隙结构微观参数与宏观特征之间的联系少有研究,本文创造性的提出将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应用到宏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针对H3IV21(1,2)~H3IV23(1,2)三个层内的孔隙结构综合指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层内SQRT(K/Φ)的分维数越大,层内的非均质性越强;在平面非均质性研究中,创造性的利用一种随机模拟技术分析了粘性指进前缘的分形生长规律,发现指进现象的分形维数df随粘度比的增加而减少,驱扫效率随粘度比的增加而减小,表明指进现象越明显,df越小,对应的驱油效率也随之减小,这在油田现场往往会引起油田过早见水,或使油井含水量上升过快,驱油效率降低;并且指进过程中注采井间将大量剩余油沿流线方向分割成诸多小“孤岛”,这势必会造成油田高含水而采出程度不高的现象。针对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地质构型剩余油分布预测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将孔隙结构综合指数用来做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分析和预测。在以赵凹油田安鹏H3IV2层为实例的剩余油预测的过程中,利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对剩余油在微观、平面、层内的分布进行预测与利用数值模拟出来的剩余油分布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发现剩余油一般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分布很不均匀的地方,并且多是富集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比较小的区域,这一点与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分析粘性指进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结合赵凹油田安棚区H3IV2层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而采出程度仅为22.64%的反常现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并筒附近阻力的同时应强调降低阻力的均匀性,进行注采调整的同时还可改变井网来改变液流方向,来达到更好的剩余油开发效果。这种研究方法为剩余油预测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蔡佳,王华,罗家群[7](2011)在《泌阳凹陷安棚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文中研究说明泌阳凹陷为一东秦岭褶皱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箕状断陷。安棚地区位于该凹陷东南部,来自南部陡坡带的扇三角洲砂体与安棚鼻状构造配置形成以砂岩上倾尖灭为主要圈闭类型的油气藏。油气储层成岩演化阶段进入晚成岩B期,成岩作用较强,储层物性较差,具低孔低渗特征。但沿鼻状构造的轴部微裂缝较发育,改善了储层储集性能。研究认为,丰富的油源,良好的构造背景,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早期形成的圈闭等地质条件是安棚地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王会芳,李世雄,雷传玲[8](2011)在《赵凹油田安棚区中高渗油藏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结合测井相分析,建立赵凹油田安棚区核三段I油组内各单层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研究沉积微相类型,查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类型以及各单层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与演化特征,总结出赵凹油田安棚区核三段I油组沉积模式。
石磊[9](2008)在《泌阳凹陷深层系油气成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泌阳凹陷已进入高成熟勘探期,容易发现的油气藏日益减少,剩余待发现的油气藏隐蔽性急剧增大。相对整个凹陷而言,其核三下勘探程度较低。泌阳凹陷核三下段分布面积约1000km2,在斜坡地带核三上段大部分被剥蚀的地区,核三下段仍有较好保存,在凹陷南部核三下段发育大量的深湖、较深湖相生油岩(厚度累计达700m),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具有供油时期长,油源充分的条件。第三次资源评价计算泌阳凹陷油气资源量为3.38×108t,其中核三下段资源量为1.4×108t,显示核三下段仍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论文开展了核三下烃源条件研究、核三下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研究、油气成藏模式及聚集规律研究、圈闭描述与勘探目标评价等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层位综合标定的基础上,以核三下为主要目的层,完成了凹陷1000多平方千米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编制了相关反射层构造图;(2)对泌阳凹陷栗园地区与安棚地区、毕店地区240km2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井震联合反演和属性分析工作,发现并落实了一批构造岩性圈闭;(3)对凹陷内多个局部构造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编制了相应的构造发育史;(4)完成了泌阳凹陷边界断裂面的精细解释,分析了泌阳边界断裂对构造和沉积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沟扇对应的沉积模式;(5)对储层及沉积相与主要含油层位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编制了核三下段各个砂组各类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的剖面图、平面图;(6)编制了核三下段有效烃源岩厚度等值线图、核三下段有机制丰度等值线图。通过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通过核三下段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提出凹陷主要发育有三种沉积模式,即扇三角洲沉积模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为在南部寻找小型砂砾岩体油藏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凹陷地层划分与对比和典型油气藏解剖,发现核三段存在两个沉积旋回,核三下Ⅵ砂组位于第一旋回高位期,据双河上倾尖灭油气藏统计,核三下Ⅵ砂组在双河上倾尖灭油气藏所占的储量丰度达55%,表明其它地区核三下Ⅵ砂组具较大的勘探潜力。(3)总结了核三下油气富集规律,提出了南部陡坡带、王集南-孙岗地区等多个有利的勘探区带,并通过圈闭综合评价研究及勘探潜力分析,提出了一批探井钻探,发现了一些含油区块,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昝新[10](2008)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泌阳凹陷中南部地区是泌阳油田主力含油区,尽管勘探程度较高,但三次资源评价表明目前尚有可供勘探的剩余资源量5479×104t。因此中南部地区仍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尤其是凹陷内的复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仍有挖潜能力,为了做到更准确、全面、精细地研究该区的石油地质条件,应用现代新的油气成藏理论及勘探技术对泌阳凹陷中南部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进而指导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开发,在预测基岩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生储盖组合特征、成藏规律等方面起指导作用。为此特开展《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项目的研究,拓宽泌阳凹陷的勘探领域,为泌阳凹陷的油气勘探走出低谷打下坚实基础,不仅可以缓解东部老区后备储量不足的矛盾,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课题将复杂岩性油气藏和基岩油气藏作为综合研究对象,针对泌阳凹陷南部边界断裂带上下两盘不同成藏分布特点,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特别是地震方法,结合层序地层学、油气成藏动力学、含油气盆地构造力学原理等地质新理论,重点分析陡坡砂砾岩体成藏控制因素,总结砂砾岩体中油气分布规律;结合地震、露头、测井、录井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探讨基岩油气藏成藏条件、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通过新思路新方法,对该区成藏条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南部断裂带砂砾岩体岩性油藏的成藏模式。对典型油气藏的解剖,总结了南部断裂带的油气分布由深层到浅层逐渐向南部断裂带退积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砂砾岩体岩性油藏的成藏模式,并在认识的基础上提供了泌310等多口井位的部署意见,取得了一定的勘探效果,并以现代油气最新理论为指导,对断裂带构造特征、储层沉积特征、油气成藏规律等问题深入的研究,充分利用新、老资料对凹陷南部断裂带构造特征、储层沉积特征以及油气分布规律进行总体研究评价,首次深入系统剖析南部断裂带油气成藏条件,预测其有利勘探潜力和目标区,于2006年上缴控制石油地质储量648.42×104t,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为泌阳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整体部署起到了较大作用。
二、赵凹油田安棚区核三下段的沉积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赵凹油田安棚区核三下段的沉积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探历程 |
1.1 初期勘探阶段(1970—1983年) |
1.1.1 南阳凹陷的勘查与东庄、魏岗等油田的发现 |
1.1.2 泌阳富油凹陷的发现 |
1.2 全面勘探阶段(1984—1999年) |
1.2.1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勘探 |
1.2.2 泌阳凹陷中南部深层勘探 |
1.2.3 南阳凹陷二次勘探 |
1.3 深化勘探阶段(2000年至现今) |
1.3.1 泌阳凹陷复杂断块、断层-岩性油藏勘探 |
1.3.2 南阳凹陷复杂断块油藏勘探 |
1.3.3 泌阳凹陷岩性油藏勘探 |
2 勘探启示 |
2.1 断陷湖盆大型砂岩上倾尖灭油藏勘探 |
2.1.1 落实岩性边界,明确双河油田油藏类型 |
2.1.2 湖进式沉积模式指导油气勘探,落实亿吨级储量 |
2.2 北部斜坡带复杂断块油藏勘探 |
2.2.1 鼻状构造主体区断鼻断块油藏勘探 |
2.2.2 斜坡外带复杂断块油藏综合勘探 |
2.2.3 斜坡内带断层-岩性油藏勘探 |
2.3 南部陡坡带小型砂砾岩油藏勘探 |
2.3.1 发现南部陡坡带储量丰度最高的栗园鼻状构造 |
2.3.2“沟扇对应”理论指导砂砾岩体勘探 |
2.4 环洼带断层-岩性油藏勘探 |
3 结论 |
(2)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异常超压研究 |
1.2.2 成藏过程分析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泌阳凹陷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沉积充填演化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烃源岩 |
2.4.2 储集层 |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3.1 基本原理 |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
3.2.2 成岩作用过程 |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
5.2.1 盆地模拟法 |
5.2.2 流体包裹体法 |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
6.4.2 油气充注过程 |
6.5 源-汇耦合关系 |
6.5.1 烃源岩条件 |
6.5.2 储层条件 |
6.5.3 圈闭条件 |
6.5.4 运移输导体系 |
6.5.5 充注成藏分析 |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
6.5.7 成藏模式 |
6.6 勘探潜力分析 |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近岸水下扇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以河南油田安棚主体区核三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背景 |
2.4 勘探开发现状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标志层划分对比 |
3.2 连井剖面对比 |
3.3 小层划分对比结果 |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
4.1 相标志及相类型 |
4.2 沉积微相分析 |
4.3 沉积演化及模式 |
第5章 地质建模 |
5.1 地质储层建模准备工作 |
5.2 构造体模型的建立 |
5.3 传统地质储层三维沉积相建模 |
5.4 多点地质统计建模方法 |
5.5 储层物性建模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安棚深层系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1.1 粒度特征分析 |
1.2 岩性及沉积构造特征 |
2 沉积微相展布 |
2.1 层内微相识别 |
2.2 典型相特征分析 |
2.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3 沉积模式 |
3.1 扇三角洲识别标志 |
3.2 沉积模式 |
4 结论 |
(5)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研究 ——以泌阳凹陷毕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2.5 相带划分依据 |
第三章 毕店地区核桃园组核三段地层格架建立 |
3.1 层序地层划分理论及方法 |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 |
3.2.1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 |
3.2.2 地球化学元素层序界面识别 |
3.2.3 测井层序界面识别 |
3.2.4 层序界面精细标定 |
3.3 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
3.3.1 地层旋回性分析 |
3.3.2 不同级别层序地层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角洲外前缘砂体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 |
4.1 物源供给特征 |
4.1.1 砂地比 |
4.1.2 砂体发育厚度 |
4.1.3 重矿物分析 |
4.2 岩石学特征及岩石相划分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岩石相划分 |
4.3 沉积微相类型划分及特征 |
4.3.1 三角洲沉积体系 |
4.3.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4.3.3 湖泊体系 |
4.3.4 水下重力流 |
4.4 不同沉积体系特征差异分析 |
4.4.1 粒度特征差异 |
4.4.2 测井相差异 |
4.4.3 沉积砂体厚度差异 |
4.5 微相空间展布规律 |
4.5.1 砂体厚度的获取 |
4.5.2 砂体垂向分布规律 |
4.5.3 沉积相垂向分布规律 |
4.5.4 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 |
4.6 沉积相垂向演化规律及沉积模式 |
4.6.1 沉积相垂向演化规律 |
4.6.2 沉积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角洲外前缘砂体成因组合类型及其特征 |
5.1 砂体物性特征 |
5.1.1 不同物源区域物性特征 |
5.1.2 不同岩性物性特征 |
5.1.3 不同沉积微相物性特征 |
5.1.4 碳酸盐含量与物性关系 |
5.2 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类型 |
5.2.1 三角洲沉积 |
5.2.2 扇三角洲沉积 |
5.2.3 水下重力流 |
5.3 不同砂体成因组合分布模式 |
5.3.1 进积式 |
5.3.2 退积式 |
5.4 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特征差异 |
5.4.1 沉积砂体厚度 |
5.4.2 钻遇频率 |
5.4.3 物性韵律性 |
5.4.4 非均质性 |
5.4.5 含油性 |
5.5 砂体结构特征 |
5.5.1 砂体结构解剖 |
5.5.2 砂体结构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角洲外前缘砂体三维地质建模 |
6.1 地质建模准备工作 |
6.1.1 建模范围及模拟层位 |
6.1.2 基础数据准备 |
6.2 三维构造建模 |
6.2.1 断层模型 |
6.2.2 网格化 |
6.2.3 层面模型 |
6.3 沉积微相建模 |
6.4 物性参数建模 |
6.4.1 建模方法选择 |
6.4.2 确定性建模 |
6.4.3 相控建模 |
6.4.4 模型对比 |
第七章 不同砂体成因组合类型开发动态响应规律 |
7.1 油藏特征及开发现状 |
7.1.1 油藏基本特征 |
7.1.2 开发现状 |
7.2 产能评价 |
7.2.1 产液强度 |
7.2.2 初期产能 |
7.2.3 米采油指数 |
7.3 产量递减分析 |
7.3.1 产量递减分类 |
7.3.2 产量递减判断 |
7.3.3 产量递减规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非均质厚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 |
1.2.2 分形理论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 |
1.2.3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
2.1 油藏非均质性分类 |
2.1.1 佩蒂庄分类 |
2.1.2 威伯分类 |
2.1.3 Haldorson分类 |
2.1.4 裘怿楠分类 |
2.2 油藏非均质性地质特点 |
2.2.1 层间非均质性 |
2.2.2 平面非均质性 |
2.2.3 层内非均质性 |
2.2.4 微观非均质性 |
2.3 油藏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研究 |
2.3.1 微观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
2.3.2 宏观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形理论在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中的研究 |
3.1 分形基本理论 |
3.1.1 分形几何的基本原理 |
3.1.2 分形维数 |
3.1.3 分形维数的测算方法 |
3.1.4 几种常见分形结构 |
3.2 地质现象的分形特征研究 |
3.2.1 天然地震 |
3.2.2 断层与岩石破裂 |
3.3 储层非均质性中的分形特征研究 |
3.3.1 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
3.3.2 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
4.1 剩余油研究的“体积规模” |
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2.1 剩余油微观分布特征 |
4.2.2 剩余油剖面分布特征 |
4.2.3 剩余油层内分布特征 |
4.2.4 剩余油平面分布特征 |
4.3 剩余油研究的方法 |
4.3.1 传统剩余油研究方法 |
4.3.2 一种剩余油分析预测的新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赵凹油田H3IV2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 |
5.1 油田地质特征 |
5.1.1 构造特征 |
5.1.2 沉积背景 |
5.2 H3IV2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 |
5.2.1 H3IV2层物性研究 |
5.2.2 H3IV2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
5.2.3 H3IV2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
5.2.4 H3IV2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
5.2.5 H3IV2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赵凹油田H3IV2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6.1 油田开发概况 |
6.2 油藏工程方法分析H3IV2层剩余油 |
6.2.1 根据油水分流理论求剩余油饱和度 |
6.2.2 水驱曲线法 |
6.3 数值模拟方法预测H3IV2层剩余油 |
6.3.1 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 |
6.3.2 储量拟合 |
6.3.3 历史拟合 |
6.3.4 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 |
6.4 基于地质构型方法预测H3IV2层剩余油分布 |
6.4.1 沉积微相—岩石相方法预测剩余油分布 |
6.4.2 构造影响分析剩余油分布 |
6.4.3 边水影响分析剩余油分布 |
6.4.4 储层非均质性方法预测剩余油分布 |
6.4.5 利用孔隙结构综合指数预测剩余油分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7)泌阳凹陷安棚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构造特征 |
2 储层沉积特征及储集性能 |
2.1 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 |
2.2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 |
2.3 储层成岩作用及储集特征 |
3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富集控制因素 |
3.1 油气藏类型 |
3.2 油气层分布特征 |
3.3 油气藏流体性质及相态类型 |
3.4 油气富集主要控制因素 |
4 结论与认识 |
(8)赵凹油田安棚区中高渗油藏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沉积微相主要类型分析 |
1.1 水下分流河道 |
1.2 河口砂坝和远砂坝 |
1.3 席状砂 |
2 沉积相发育特征 |
2.1 纵向发育特征 |
2.2 平面发育特征 |
3 沉积相模式及相演化 |
3.1 沉积相模式 |
3.2 沉积演化 |
4 结论 |
(9)泌阳凹陷深层系油气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核三下段勘探现状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技术关键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2 基本地质特征 |
2.1 区域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
2.2 层序划分和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
3 构造演化与形成机制 |
3.1 构造演化 |
3.2 构造特征 |
3.3 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构造形成机制 |
3.4 构造样式与评价 |
4 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
4.1 物源区与沉积相研究 |
4.2 有利储集区带评价 |
5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5.1 烃源岩特征 |
5.2 储集层特征 |
5.3 油气藏圈闭类型及成因分析 |
5.4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 |
6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
6.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6.2 油气藏控制因素分析 |
6.3 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规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开题依据及目的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预期结果和意义 |
2 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沉积相特征 |
3 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作用 |
3.1 边界大断裂几何特征 |
3.2 断裂运动学及断裂构造变形机制分析 |
3.3 陡坡带构造演化及构造样式 |
4 沉积与储层研究 |
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4.2 陡坡带下降盘沉积体系研究 |
4.3 陡坡带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
5 陡坡带砂砾岩体预测技术与方法 |
5.1 砂砾岩体成因及分布研究 |
5.2 地震相识别 |
5.3 相干体分析 |
5.4 属性分析 |
5.5 波阻抗反演及随机反演与砂砾岩体横向预测 |
6 基岩油气成藏条件 |
6.1 基岩构造特征 |
6.2 基岩的储集条件 |
6.3 基岩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
6.4 有利区带分析 |
7 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
7.1 陡坡带成藏要素 |
7.2 断裂对沉积与构造的控制作用 |
7.3 油气成藏作用及油气藏类型 |
7.4 油气分布规律 |
8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赵凹油田安棚区核三下段的沉积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和南阳凹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J]. 袁玉哲,罗家群,朱颜,刘桂兰,李磊,余梦丽. 新疆石油地质, 2021(03)
- [2]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近岸水下扇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以河南油田安棚主体区核三段为例[D]. 谢阳. 长江大学, 2019(10)
- [4]安棚深层系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J]. 黄磊,黄庆,黎明,乔卫朋,韩丰华,苏剑红.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03)
- [5]三角洲外前缘砂体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规律研究 ——以泌阳凹陷毕店地区为例[D]. 李伟才.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6]非均质厚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 文浩. 长江大学, 2012(11)
- [7]泌阳凹陷安棚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J]. 蔡佳,王华,罗家群. 四川地质学报, 2011(04)
- [8]赵凹油田安棚区中高渗油藏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研究[J]. 王会芳,李世雄,雷传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9]泌阳凹陷深层系油气成藏研究[D]. 石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10]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D]. 昝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